2023-2024学年四川省雅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笑(nì)       霎时(shà)       酝酿(niàng)       嶙峋(lín) B.抖擞(sǒu)     啜泣(chuò)     莅临(lì)            滑稽(jì) C.攲斜(qī)       蜷曲(quǎn)     静谧(mì)            镶边(xiāng) D.空灵(líng)   骸骨(hǎi)       烘托(hōng)        高邈(miǎo) 2、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疲倦(pí)  搓捻(niē)  绽开(zhàn)  小心冀冀(yì) B.觅食(mì)  惭槐(kuì)  繁衍(yǎn)   花团锦簇(cù) C.迁徙(xǐ)  预兆(zhào)  企盼(qǐ)   落英缤纷(bīn) D.煎熬(áo)  穿梭(sōu)  冥思(míng)  不可明状(míng)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B.今年3月份,我校大约300名左右学生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 C.通过开座谈会,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D.成语之所以长期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风风雨雨,她每天都在地坛里寻呀找呀,她用如水柔情唤醒了儿子沉落的心,她用惊人的毅力激发了儿子生存的欲望。 B.通过母亲的不懈努力,使史铁生认识到不好好地生活是错误的。 C.母亲患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过度、精神紧张、饮食不当等诱发的。 D.为了防止儿子的坏心情,母亲始终没告诉他自己已经病人膏肓。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理解填空。 (1)《咏雪》中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雪》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元方对父亲的朋友是这样批驳的: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小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太行毛大福,疡医①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②。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昔一稳婆③出归,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疡医:治疮伤的外科医生。②数事:数件。③稳婆:接生婆。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 (2)狼亦黠矣________ (3)方怪异间________ (4)狼前欢跃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 B.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 C.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 D.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 4.【乙】文以“可知此事从来多有”议论的方式总结,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狼变 桂子和老狼相遇在金黄的一望无际的麦田里。 桂子给在地里割麦的爹娘送完饭,一边啃手中的馒头一边雀跃着往回走。老狼突然间出现在她面前,它安静地坐着,前腿直立,支撑着脑袋和双肩。桂子把一块馒头塞进它的嘴里。桂子走几步,回头,老狼还伫立在那里。桂子招招手,同时丢一块馒头在地上。老狼迟疑片刻,跟过来,很准确地叼起那块馒头咽下去。桂子很高兴,又走几步,又丢下一块。它是真跟上来了。桂子暗喜,她真的开始喜欢这个动物并决心把它引诱到家里养起来。 村口有一帮人,有的摔着碗大口大口吃凉面条,有的一边喝水,一边大声讲着粗鲁的笑话。桂子从金黄色的麦田里钻出来,有人看到了。但没有人更多地注意这个瘦小的小姑娘,紧接着,老狼出现了,立即引起村口人们一片惊慌。 “狼,快看狼!”首先一人大呼。人们呼啦散开,很快拿着棍子、铁锹、砖头奔出来,让过桂子,扑向老狼。老狼收住脚,眼中闪过一丝失落,转身遁进麦田深处。桂子伤心抽泣,说:“你们赔我的大狼狗!” 爷爷正在擦猎枪,他是有名的猎人,更是方圆百里闻名的赤脚医生。桂子抹着眼泪把经过告诉爷爷。“桂儿别哭,爷爷信你,不是狼,是大狼狗!"爷爷安慰她。 次日,桂子在同一个地方,又遇见老狼。桂子欢快地冲老狼招招手。她走几步扔一块馒头,老狼便一步步跟过来。来到麦田边,老狼止住脚步,任桂子怎样招呼,它都不走,只是那目光充满了慈祥和忧郁。桂子说:“你等着,我去叫爷爷。” 爷爷来时,已没了老狼,只有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浪,一波一波地滚来滚去。“它是一只好狼狗哩!"桂子说。爷爷望着麦田若有所思地说:“娃啊,爷爷知道它是!"桂子不晓得,敏感的猎人已经发现藏身于麦田中正在偷窥的老狼。 第三天,同一个地方,桂子又见到老狼。让桂子吃惊的是,老狼的一条前腿鲜血淋淋。“你受伤了!谁把你伤成这样的?”桂子心疼得差点儿掉泪,她摩挲着老狼的脖子说:“跟我走吧,回家让爷爷给你治伤。”这次老狼跟着她走出了麦田。爷爷正站在村口,背个小包,手里提着一杆锃亮的猎枪。“它受伤了!”桂子说。爷爷放下猎枪,蹲下身子,仔细审看那个伤处,然后从背包中拿出一包紫色药粉,给它敷上,又用蓝布包扎好。老狼侧过头舔舔挂子的小手,转身消失在麦浪中。 “桂娃儿,它不是狗,是一只母狼!”爷爷说。“它真的是一只狼吗?可是它看上去一点儿也不凶!”桂子说。“这是一只有心事的老母狼,它腿上的伤不是别人打的,而是它自己用牙咬的!”爷爷一边说,一边皱着眉思索。“它为什么要咬伤自己呢?”桂子大惑不解。 两人往村里走了十几米,爷爷停下来说:“桂娃儿,咱们现在可以拐回去看个究竟了。”桂子问:“为什么刚才不跟在它后面呢?”爷爷说:“那样它很快就会发现我们,它就不会去它真正要去的地方了。”桂子随着爷爷走出村子,钻进麦田中,两人东钻西钻了有半个小时,来到一个山坡上,爷爷屏住呼吸,指着前方说:“桂娃儿,你瞧!” 桂子睁大眼,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老狼在一个小山窝里,它身边还有一只狼崽儿,一条前腿没了,血已结成块儿,糊在胸腹处。老狼用尖锐的牙齿把那刚包扎过腿的布扯开,用舌头舔了舔腿上的紫色药粉,然后一口口吐在狼崽儿胸腹处。 爷爷说:“我明白了,为给小狼崽儿治伤,这条母狼费尽心机,它先和你亲近,然后把自己的腿咬伤,好从我们这里搞到治伤的药,再回来给它的崽儿医治。” “它是一个善良的好狼妈妈!为了孩子,不惜伤害自己。”桂子说。 爷爷已经端起枪,瞄准。爷爷枪法很准,他很少放空。 “不,你别打它。”桂子大声阻止。 老狼闻声拾头望来,眼含凶光。当它看到站在那里的桂子时,目光又慈祥下来,低下头,叼起自己的狼崽儿,缓缓走向田野深处。 爷爷的枪没有响,爷孙俩看着老狼和小狼崽几一步步走远,消失在山坳那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桂子给父母送饭后回家的路上第一次碰到老狼,她把手中的馒头分给老狼吃,后来老狼就一直跟她走过来,说明了老狼对桂子毫无戒心。 B.当人们拿着棍子,铁锹、砖头扑向老狼时,老狼收住脚,眼中闪过一丝失落,由此可以看出老狼当时对救自己的孩子失去了信心。 C.文中写爷爷是有名的猎人,更是方圆百里闻名的赤脚医生,这为后文写爷爷发现藏身于麦田中正在偷窥的老狼埋下了伏笔。 D.桂子第二次遇到老狼,把它引到麦田边时,怎样招呼它它都不走,这是因为老狼前腿受了伤,它害怕村民再来追打它。 E.爷爷的枪法很准,虽然已经端起枪,瞄准老狼,但因为桂子的请求他最终没有开枪,由此可以看出爷爷的善良和他对桂子的疼爱。 2.小说中的老狼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3.桂子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人与动物只要真诚相待,就可以和谐相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孤”点明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诗人“不自哀”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略作赏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选词填空。 (1)人的身体虽然小,但______(据说   听说   传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 (2)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______(苦不堪言   疲倦不堪   心生厌倦)了。 (3)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______(留传 连绵   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七、作文(共40分) 丑态百出的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回到宫里会做什么?大臣们会做什么?请你大胆想象,为课文续写一个精彩的结尾,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