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瑞昌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玉帛(bó)     臣妾(qiè)     昳丽(yì)   朝服衣冠(cháo) B.旗靡(mǐ)     孰与(shú)   臧否(pǐ)   猥自枉屈(wěi) C.未孚(fú)     窥镜(kuī)     期年(qī)   妄自菲薄(fěi) D.忿恚(huì)   攘除(rǎng)   崩殂(cú)   时时而间进(jiān) 2、下列句子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又好笑,又不奈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 B.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C.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侯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 D.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篷篷的花白的胡子。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剧本根本不好,你就是哗众取宠,也不能把它变成一出成功的好戏。 B.我要看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前赴后继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 C.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 D.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9年1月12日,老红军李光在遵义逝世,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B.1月17日,通过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采访的发言,使我真切认识到华为作为国产知名品牌的责任与担当。 C.冬季的云南大理无量山漫山遍野盛开着樱花,充满着春天的气息,是一个适合旅游的季节。 D.过去常年被冰雪覆盖的极地已出现绿色苔原,其原因是气温上升、积雪层减少造成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              ,白露为霜。(《诗经》) (2)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3) 白居易的《观刈麦》中,“            ,             ”这两句表现了割麦者顶着烈日辛勤劳动、筋疲力尽,却仍然惜时如金的矛盾心理。 (4)在古诗词当中,作者常化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达热血男儿的愿望。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             ,             ”两句以魏尚自比,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的愿望;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             ”用窦宪燕然勒石为喻,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 (3)孰视之 (4)时时而间进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乙】 魏文侯①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②,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 (节选自韩婴《韩诗外传》)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其后的“子质”“简主”都是人名。②蒺藜(jílí):一种带刺的草本植物。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四面竹树环合 B.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C.子之言过矣/人恒过,然后能改 D.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择其善者而从之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由   此   观   之   在   所   树   也   今   子   所   树   非   其   人   也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概括【乙】文中“由此观之”中“此”所指的内容。 (2)邹忌和简主是如何运用类比进行劝谏的?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孔乙己》(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帐。 ②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③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④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1.“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孔乙己先前在咸亨酒店喝酒是“排出九文大钱”,选文中“他从破衣供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请结合“排”来赏析“摸”运用的好处。 3.“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是否矛盾? 4.你认为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好的比喻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更有助于表情达意。本诗颔联以“风飘絮”和“雨打萍”为喻,分别从______和______的两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____之情。 2.陆游《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与本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写到了“死”。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借“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写出与“风吹苦草绿”构成对偶的一句。 七、作文(共40分) 微写作 小雅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由此,她联想到刚读完的《简·爱》,觉得主人公简·爱身上包含着作者关于“反叛”的思考。 请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150字以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