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嫩芽(nèn)       倘若(tǎng)       憔悴(qiáo) B.分歧(qí)          攲斜(qī)          絮叨(xù) C.霎时(shà)        花瑞(ruì)        匿笑(ruò) D.拆散(chāi)        诀别(jué)       瘫痪(huàn)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敝? B.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C.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D.落日的余辉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B.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 C.下了火车,吃过早饭,年少的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奔向了海边。 D.我坐在飞驰的列车上,看着窗外的沧海桑田,内心感慨万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攻克3D电视健康和安全的难题,是3D电视时代真正到来的关键。 B.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挥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C.中央美术学院的每一位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罪。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王湾《次北固山下》 (1)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2)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穿井得一人》一文,回答下面小题。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无井而出溉汲       溉:浇灌,灌溉 B.吾穿井得一人       吾:我 C.及其家穿井       及:等到, D.丁氏对曰       对:面对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宋之丁氏       国人道之 B.不若无闻也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C.有闻而传之者       闻之于宋君 D.国人道之       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叙述宋国姓丁的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用,常要占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B.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丁家的意思是,他家打井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人。 C.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所以派人向丁家询问此事。 D.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信传言,要实事求是,尤其不要以讹传讹。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海棠树(节选) 史铁生 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得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选文有删改) 1.本文词语运用很有特色,请从文中A、B两处加点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评析。 (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2.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 3.阅读第⑦⑧两段,说说“奶奶”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而且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都在灯下学习。 4.文章多处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请仿照示例,再举一处。 示例:前文: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 后文: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前文: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后文: 5.“我”的过错铸成了“永生的痛悔”。如果还有机会弥补,你觉得“我”会怎样做?(50字左右)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潼关城的地势(     )(选用该诗中一字填空),从诗中可以看出古城地理位置具有(     )(填一四字词语)的特点,是一天然关隘。 2.作者笔下的景物,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试结合诗歌三、四两句具体分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参观记录】        时间;2017年4月13日       地点: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   《女神》歼一代新诗风,是中国自由诗的代表作。        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制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对联】    上联:诗坛领袖,       ①____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    下联:话剧大家,改变老故事,   《② _____ 》乃历史剧先锋 七、作文(共40分) 丑态百出的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回到宫里会做什么?大臣们会做什么?请你大胆想象,为课文续写一个精彩的结尾,200字左右。 【写法分析】想象,是一种有目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想象要合情合理,想象所展示的未必是生活中有过的,但一定要合乎生活的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