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西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闲暇(xiá)   凸现(tū)          吟唱(yín) B.合拢(lǒng)  硅酸盐(guī)     铁镍(niè) C.海滨(bīn)   呼啸(xiāo)       拍摄(shè) D.点缀(zhuì)  迟钝(dùn)        蔚蓝(wèi)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B.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C.《写字》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B.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D.我们对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能力。 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②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③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④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2)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自李唐来(       )       ②香远益清(       ) ③亵玩焉(       )       ④同予者(       ) 2.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 水 陆 草 木 之 花, 可 爱 者 甚 蕃。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理由。(50字左右) 5.选出对《爱莲说》一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文,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借景抒情;点明中心“莲,花中君子者也”。 B.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的高尚品质。 C.文末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感情色彩强烈,句式同中变化有致,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D.作者结尾没有按照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驿路梨花》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 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 A (修整、修补、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 B (闪、跳、跑)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节选) 1.请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A、B处。 A.______       B._______ 2.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请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 3.选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章结尾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以下对此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照应文章的标题,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结构更加严谨。 B.抒发思古之幽情,缅怀宋将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功绩;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C.这“驿路梨花”是边境盛开的洁白梨花,也是哈尼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 D.含蓄而又形象地写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深刻含义,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对《望岳》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诗题“望岳”,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意境开阔。 B.首联以设问提起,表达了作者看见泰山时的惊喜和仰慕之情。 C.颈联写了望山的人和归林的鸟。表现了作者归隐山林的志趣。 D.尾联由望岳而生登岳之志,表现了诗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决心。 2.“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 (2)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 (3)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 七、作文(共40分)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开在心中的花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群游客正兴致盎然地参观一栋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座庭院的屋檐为什么那么大?为什么屋檐下还造了一间小屋子?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路人遮风避雨、过夜歇脚用的。游客们释然了,为宅院主人的友善之举而感动。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