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郏县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挂罥(juàn)     翩翩(piān)   一丈绫(líng) B.塘坳(ào)       伐薪(xīn)       口称敕(chì) C.两鬓(bìn)     突兀(wù)       辗冰辙(niǎn) D.布衾(jīn)       庇护(bì)        风怒号(háo) 2、下列诗句,与原文书写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唇焦口躁呼不得 B.布衾多年冷似铁 C.心忧炭贱愿天寒 D.老翁逾墙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C.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质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全球首次,而且也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采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句子①删去“大约”。 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 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 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2)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肖像描写写出了卖炭翁烧炭的艰辛。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破山寺后禅院的幽静环境。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综合练习】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句中带点的字与“皆叹惋”句中“皆”字意义不同的一句是(       )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把下面一句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文字填入括号内。 (       )             (         )               (        ) 4.对下面各句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B.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D.林尽水源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 5.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 C.桃源人见了渔人“乃大惊”,说明桃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热情好客。 6.“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请用简短文字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古城信步 李剑锋 ①云南丽江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古城。不久前,我踏上了这片魂牵梦萦的土地。雨后的古城笼罩在幽情逸韵的氛围中,如同一幅中世纪风景油画。 ②古城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座位于云贵高原西部苍凉群山之中的古城,完好地保存了原来的城市架构。古城的一些房屋,经风历雨,千年不衰,古韵犹在,成为建筑活化石。因此,古城又有“活着的古城”之称。在我国所有城镇中,只有丽江古城与山西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③恍如梦境的古城,吸引了海内外游客陶醉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间,如痴如醉地呼吸远古空气,聆听纳西古乐,鉴赏东巴文字,领略滇西风情。 ④古城依着狮子山、象山、金虹山而建。街道连接小巷,小巷衔着万户门洞。门洞内为“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的纳西宅院。宅院既有北京四合院的韵味,又有江南水乡的情调。这些蕴含纳西传统母房文化的宅院,主要由平房、妹楼、明楼、骑厦楼、古宗楼等组成。望着这些房子,我感觉到纳西民族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民族,她奇迹般地将东巴经书、东巴古典舞蹈、东巴音乐以及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东巴象形文字等完整地保存下来。 ⑤古城还是一座水中之城。我循着叮叮咚咚的水流声,走进了古城新华街。与江南水乡平静的水不同的是,古城的水是湍急地流着的。尽管水流急,但河岸很低,两岸绿树婆娑,垂柳依依。 ⑥古城的河上,有很多桥。桥是古城的神来之笔,它使古城充满灵性。在草丛中,在垂柳间,那一座座桥就像一条条彩虹,把古城连成一个整体,构成了蓝天、白云、绿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 ⑦到了阿余灿至大石桥一段的街道,我信步走上大石桥的桥头,往南眺望,古城北面的玉龙雪山直指苍穹,发出的炫目银光,折射得古城迷离而神奇。当我调整视线往桥下看时,惊呆了:河水留有雪山的倒影。抬起头,眼前的景色使我又醉了:河道上,一座座古栗木板桥离河面很低,掩藏在绿柳草丛中。河水碰撞岸堤溅起水花,洒在桥板上,增添了桥的鲜活情趣。就在这时,一曲空灵飘逸的纳西古乐,从不远处漫了过来,流遍我全身,沁入我肺腑。 ⑧随着音乐,我踅进一间古乐馆,择个临窗见河的位置坐下,一边品着清茶,一边聆听着台上十余位年逾古稀的纳西乐师的演奏。一曲曲古奥的音乐,使我尘念尽除,心静如水。 ⑨从古乐馆出来,行到大石桥至百岁坊的小巷时,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光滑、陡斜,顺着栗木板桥,望向对岸,纳西民居从河岸砌起,墙上攀满藤本植物,疏影横斜。在白沙铜街至“刮当阁”匀水处街道,水声大了起来。西河水流到这里,变得如野马狂奔向前,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刮当阁”匀水处两岸,种满粉团花树和柳树。柳条缠花枝,在风中轻轻起舞,微微发出簌簌声,蝴蝶翩翩翻翻,辨不清是花还是柳……这又是古城一处独特的景观。 ⑩傍晚时分,我走出古城,来到华灯高照的广场。这时,天又下起雨来,雨点打在身上,既像为我洗尘,又像为我洗礼。对我来说,古城之行,不就是一场文化洗礼吗? ⑪雨中飘来的纳西古乐,显得更加悦耳,更加醉人。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云南丽江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古城”,联系全文看,“别具一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3.赏析第⑨段画线的句子。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的理解。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诗歌《回延安》一二节,回答问题。 1.赏析诗歌第一节中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的表达效果。 2.“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临近延安时怎样的心情? 3.“亲山亲水有亲人”一句连用三个“亲”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4.你怎样理解“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这一比喻的作用?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北冥有鱼“_____”同“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本学期我们读过《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苏菲的世界》等名著。请你选择其一,写一篇读后感。 提示及要求: ①根据你表达的观点,自拟题目。 ②文章可以针对名著的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任一方面来写;可以着眼整体,也可以着眼某一个章节、片段。 ③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文章不少于600字。 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