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韶山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冥(míng)             鲲(kūn)          羽翼(yì) B.迁徙(xǐ)            尘埃(āi)        濠梁(háo) C.遵循(xún)            汝辈(rǔ)        抟扶摇(tuán) D.齐谐(xiè)          鹏鸟(péng)        正色邪(yé)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卑鄙  劫难  赋予  袖手旁观 B.缅怀  稀疏  彷徨  不知所措 C.襁褓  萌发  驰聘  格物致知 D.趋势  寒噤  思慕  不修边幅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B.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犹如潮水,潮涨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C.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们有活可干。 D.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统计,因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1%,远超过肿瘤、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B.今年4月4日,中国海军第29批护航编队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起航,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C.《三体》的英文译者刘宇昆被誉为将中国科幻推向世界的引路人,这推动了中国科幻小说在国际上的地位。 D.美国SpaceX公司用新研制的“重型猎鹰”火箭将新款特斯拉公司的一辆红色电动跑车成功地送入了太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诗文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卖炭翁》一诗中抒发主人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 (6)《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本文作者是_____代的文学家_________(人名), 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名马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C.策之不以其道             不得志,独行其道 D.执策而临之                 把酒临风 3.“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表现了食马者怎样的神情和心理? 4.本文运用什么手法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5.本文和链接材料都围绕人才问题发表了看法,请说说两文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链接材料】 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 ③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④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⑤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 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⑥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 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⑦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⑧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1.第②段“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中加点词“许多”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2.文中划横线句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3.阅读第⑧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说明了什么内容? 4.根据选文,说说下面的物候现象分别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乙】 采地黄①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②,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③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④。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⑤。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释】①地黄:药草名,晒干的叫生地,蒸熟的叫熟地。②口食:口粮。③糇(hóu):干粮。糇粮:泛指饲口度日的粮食。④白面郎:指富贵人家养尊处优不懂事的子弟。南朝 宋代的沈庆之在一次讨论北伐大事时,曾讽刺徐湛之等世族出身的文官说:“为国譬如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指宋文帝)今与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这里借用其讽刺含意。⑤“可使”句:是说马吃了地黄后,膘壮有力,毛色光亮,可以光彩照地。 对上面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这种心理是反常的,却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境遇。 B.乙诗是一首五言古诗,通过贫苦农民采集地黄以换取马饲料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平等现象的痛恨。 C.乙诗中的“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突出“人不如马”,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D.甲乙两首诗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没有直接发议论,寓情于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都用了典故并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做了传神的描绘。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作者作品。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字____,名_____,自号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奥林匹克在我心中”为题,写一个作文片段, 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