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珲春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芜湖(wǔ)       镜头(jìng)   封锁(suǒ)     湛蓝(zhàn) B.荻港(dí)       督战(dū)       轨迹(guǐ)     试验场(shì) C.歼灭(qiān)   绷直(bēng)   击溃(kuì)     绽放(zhàn) D.屏幕(píng)   揪心(jiū)     作证(zhèn)   呼啸(xiào) 2、下面各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骤雨       触目       筋疲力尽       东挪西借 B.领域       炽热       小心意意       不缀劳作 C.躁热       猝至       和颜悦色       任劳任怨 D.祖藉       劳碌       嘎嘎地响       广茂无垠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觉得今天的活动很有意思,学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知道了要怎样孝敬父母,比如尊敬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说话要和颜悦色,还要帮忙做家务。 B.鲁迅的《阿Q正传》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对几千年积淀的国民性的分析入木三分。 C.他一边参加植树活动,一边埋怨土太硬,坑难挖,可谓任劳任怨。 D.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疾,对反腐败斗争充满希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 C.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表示,魏秋月目前的伤势达不到上场,甚至在8月的女排世界杯中能否上场也存在着疑问。 D.近3000名左右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理解性默写填空。曹植《梁甫行》 (1)诗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达诗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写出了海边人民衣不遮体、粗陋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甫行》中通过对狐狸、兔子的描写,从侧面反衬出海边人民生活环境的荒凉以及他们内心的恐惧与凄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后孟尝君①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②,能为文收责③于薛者乎?”冯谖曰:“愿之。”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④。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后期年,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有删改) 注: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四公子之一。②计会:会计,计算。③责:通“债”。④合券:核验契据。 (1)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方法 词语 示例 加点字释义 旧知迁移 委而去之 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①___ 以今推古 悉来合券 悉数到场 ②___ 借用成语 顾谓冯谖 瞻前顾后 ③___ 诗文印证 为文市义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④___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句式整齐,多用排比,正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 B.甲文逐层推进,通过比较点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C.乙文中“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这句话断句是正确的。 D.乙文中“民扶老携幼”,是甲文中“天下顺之”的一种体现。 (4)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一理念与甲乙两文中提到的“道”“义”内涵是否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苏州园林 叶圣陶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①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③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①,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1.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2.阅读第二段,概括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3.第四段中“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与“技术”能不能调换位置?为什么? 4.第四段中“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一句中“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B.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C.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D.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2.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昆虫记》中,你最喜欢或者最讨厌的昆虫是什么,请简述你喜欢或者讨厌这种昆虫的原因? 七、作文(共40分) 按要求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桥》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2)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