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瞥见(piē)       感慨(kǎi)       亵渎(xiè)     间不容发(jiàn) B.劫掠(jié)       琉璃(liú)       汲取(jí)       恪尽职守(kè) C.旁骛(wù)        强聒(guō)       摇曳(yè)       随声附和(hé) D.踌躇(chóu)     造诣(zhǐ)       惊骇(hài)   敬业乐群(l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 B.(孔乙己)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藉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C.如果青少年都戴上了眼镜,岂不令人宛惜? D.当那些乱篷篷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看群情激愤,小偷只好在大家众目睽睽之下,拿出钱包,低头认错。 B.“中国梦”并非可望而不可即,我们应为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而奋斗。” C.随着最新证据的出现,原来已经比较明朗的案情又变得扑朔迷离。 D.老李头最终还是决定进城去和儿孙共同生活,只为了享受天伦之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②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④____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⑤________________?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⑥一抹晚烟荒戍垒,___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一书,该书由西汉______编订而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皆以美于徐公。 3.“善”表明齐威王从邹忌进谏之语中认识到了___________,“下令”的目的在于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门庭若市”印证了邹忌进谏的正确性。 B.“战胜于朝廷”体现了纳谏做法的实效性。 C.邹忌是一位敢于冒死直谏的忠勇之臣。 D.齐威王是一位知错能改的贤明君王。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课内重点语段阅读。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2.围绕如何读书,作者主要谈了哪些观点? 3.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段中的两处加粗成分叫插入语,它们有什么作用? 4.作者说“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此你有何看法? 5.作者是如何证明“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这一观点的? 6.长期以来,对于读书就有“博览”与“精通”的争论,你持什么观点?说明理由。 7.有关读书,你还知道哪些名言,试写出一则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体会。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如果把下面两首诗组成一组阅读材料,请说说你的理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选词填空。 a.鲁镇的酒店的__(A.布局   B.格局   C.摆设),是和别处不同的。 b.只有穿长衫的,才__(A.踱   B.走   C.迈)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c.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__(A.摸   B.排   C.掏)出九文大钱。 d.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__(A.分辩   B.辩解   C.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七、作文(共40分) 按要求写作 新学期的第一节班会上,班主任对同学们说:“谈你们新一年愿望吧。”一个说:“我的愿望是每科能考第一。”另一个说:“我的愿望是不再惹爸妈生气!”第三个说:“我没有愿望……”大家都瞪大了眼睛,“我正在存钱,要买一套故事书呢。”话音刚落,大家都报以了最热烈的掌声。 …… 是啊,当别人在畅谈愿望时,他却已经开始付诸行动了。 ……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展开合理的想象或思考,按要求扩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作。②围绕话题,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③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