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敦煌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踌躇(chóu)        瀚海(hàn)            冷难着(zháo) B.松柏(bǎi)          羌笛(qiāng)        寥落(liǎo) C.狗窦(dòu)          风掣(chè)            飘絮(xù) D.狐裘(qiú)          兜鍪(móu)            羹饭(gě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 B.(孔乙己)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藉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C.如果青少年都戴上了眼镜,岂不令人宛惜? D.当那些乱篷篷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妈妈做事干练,不一会,就把家里杂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 B.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些看似异想天开的事也会变成现实,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C.为了写好这篇作文,他几次构思,几次停笔,几易其稿,在寒假的最后几天终于一气呵成地出色完成了,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 D.阳春三月,在今天这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几个好友相约巴滨路,在绿草茵茵的湿地公园里玩游戏、哼歌曲,共享天伦之乐。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生死考验关头,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用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生命诠释了师爱的真谛。 B.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日前播出后,观众反应异常强烈,简直到了人人谈论的程度。 C.随着国产001A型航母航海试验的不断进行,海外对中国航母的关注在持续升温。 D.“新四大天王”林俊杰在昨晚一年一度的“音乐之声”颁奖典礼上更是一举夺得港台“最佳制作人”以及“最佳男歌手”两项大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理解性默写。 (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渔家傲》: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江城子》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不得,男儿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雄心壮志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抒发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②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 ①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②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资治通鉴《马陵之战》) 1.解释加点的词 (1)公将鼓之。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3)素悍勇而轻齐 (4)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2.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4.【乙】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看出孙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5.长勺之战和马陵之战取胜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甲】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①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②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乙】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解释下列词语。 (1)怡情_______________           (2)矫__________________ (3)诘难________________        (4)不求甚解____________ 2.用斜线给甲文划分层次,并写出大意。 3.乙文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