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通关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dāng)     引吭高歌(háng)     要塞(sè)        由衷(chōng) B.毫无斗志(dòu)       一丝不苟(gǒu)       咆哮(páo)       歼灭(jiān) C.翘首而望(qiào)     屏声敛气(bǐng)       呓语(yì)          刹那(shà) D.溃退(kuì)             渗透(cān)             仲裁(zhōng)     悄然(qiǎo) 2、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及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鲜腴 (yú)       密匝匝(zā)     八卦        篱笆 B.绿釉(yóu)       乍一看 (zhà)     幕年        吆唤 C.炽红(chì)          择净 (zé)               苔痕          避邪 D.缅甸( diàn)   花骨朵 (gū)        碟子          黄闷鸡 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白居易曾在此居住十八年余,他经常乘一木舟,从建春门出发,逆流而上,或低吟,或长啸。 ②“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③那香山的一草一木,该是他抚摩过的吧?那山风萧萧,该是曾洗其耳目的吧? ④如今,松木已然老朽,山风却依旧恋恋不舍。 ⑤伊河像一条长长的玉带,缠绕着香山。 A.④③①②⑤ B.②①③④⑤ C.⑤①②③④ D.⑤②①③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名句积累。 (1)_______________,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_ (2)怀民亦未寝                      寝:___________ (3)相与步于中庭                  步:___________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___________ 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手法?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耐寒植物如何过冬 李耕拓 ①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 ②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如北方的梨树,在-30~-2℃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一8℃就会冻死,就是这个道理。 ③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 ④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 ⑤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木的热量向外散发。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 ⑥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⑦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100℃才沸腾,在比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 ⑧当然,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 (有删改) 1.本文主要介绍了耐寒植物过冬的哪些方法? 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⑦段中加点的“这样”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4.下面有关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加点词“几乎”表示对程度的界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③段加点的“越长越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积累养分越来越多的样子。 C.第⑤段中加点的“甲胄”,是指树木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的木栓组织——木栓层。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一些植物耐寒抗冻的方法。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B.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C.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衰草凄清荒芜。 D.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填空。 《背影》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散文家、诗人、学者。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对于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事物,我们常常有自己的看法,但受时间、地点、年龄、身份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看法又常常会发生改变。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请以“________改变了我的看法”(可填“他、那件事、那本书”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立意自定; (3)字数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