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冰雪融化(róng)     孕育(yùn)     翩然归来(piān)     农谚(yán) B.簌簌落下(shù)       了解(jiě)       销声匿迹(nì)        纬度(wěi) C.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áo)     层峦叠嶂(zhàng)   弋阳(yì) D.风雪载途(zhài)     隧道(suì)       头晕目眩(xuàn)     窥见(kuī) 2、下列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都有误的一项是(   ) A.窈窕(tiǎo)        俨然(yǎn)          篆章(zhuàn)        翕忽(xī) B.悄怆(chuàng)     垂髫(tiáo)        壬戌(xū)             寤寐(mèi) C.二黍(shǔ)          罔不(wǎng)        蒹葭(jiā)            邑人(yì) D.清洌(liè)          俶尔(shū)          阡陌(mò)             间隔(jiān)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明的经真,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成语不属于儒家之道的选项是(        ) A.温良恭俭 B.见贤思齐 C.克已复礼 D.杞人忧天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①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②_______ ,单于夜遁逃。(《塞下曲》) ③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④晓战随金鼓,_______。(《塞下曲六首》其一) ⑤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⑥且壮士不死即已,_______,_______!(《陈涉世家》) 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 。(《相见欢》) ⑧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离别何以建,字字总关情。请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宣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胺比邻。无为在歧路,凡女共沾巾。 [乙]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元宋明初】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请给下列加点字标注读音。 (1)城阙辅三秦     (2)以衾拥覆 2.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天涯若比邻            欣喜若狂 B.负箧曳屣             负荆请罪 C.久而乃和             曲高和寡 D.同舍生皆被绮绣        妇孺皆知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事。 翻译;寄居在旅店,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翻译:________,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4.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东阳马生序 理身份,明背景 (1)________ 送后辈学子 读文意,悟主题 抒发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体现了旷达的胸怀。 (2)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名著《傅雷家书》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1955年1月26日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1.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大儿子(人名)成为            (职业) 2.傅雷接到儿子的来信非常高兴。高兴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傅雷在这封信中对儿子寄予了怎样的期望?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对《卖炭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讽喻诗,诗人旨在揭露宫市的公开掠夺性,“半匹红绡一丈绫”与“一车炭,千余斤”形成强烈对比,替换物品价值的巨大反差表现了宫使凶残掠夺的真面目。 B.全诗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依次写了烧炭,运炭、卖炭和炭被夺这几个情节。 C.“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卖炭翁别无衣食来源,为下文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了有力的铺垫。 D.这首诗形象鲜明,主题突出,叙事简洁而完整,直接表明诗人的爱憎感情。 2.这首诗讲述了卖炭翁从“伐薪烧炭”“驾炭车辗冰辙”,直到“泥中歇”的全过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评选英雄]名著“英雄之星”评选活动,推荐了下列两位候选人。请从中选择一位人物,结合相关情节或事迹,以及你的阅读感受,写出推荐理由。 候选人物:A.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列夫•托尔斯泰(《名人传》)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良言”好话,有益的话。比如师生间交心的话,家人间关切的话,朋友间规劝的话,陌生人宽容的话,书本上警策的话……好话还得好好说;长话可以短说,直白的话可以含蓄地说,严肃的话可以轻松的说,……说好话,好好说话,都会让人如沐春风。 请以“良言如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