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和防护专家讲座

举报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与防护职业卫生和防护第1页目 录一、职业卫生概述二、作业场全部害原因识别三、作业场全部害原因危害及控制四、劳动保护常识职业卫生和防护第2页一、职业卫生(一)职业卫生 什么叫职业卫生?职业卫生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以及研究改进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一门预防医学科学。只有创造合理劳开工作条件,才能使全部从事劳动人员在体格、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健康。只有预防职业病和与职业相关疾病,才能降低伤病缺勤,提升劳动生产率。职业卫生主要包含职业病预防和诊治。职业卫生主要包含职业病预防和诊治。职业卫生和防护第3页(二)职业病 1、什么叫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原因而引发疾病。职业卫生和防护第4页2、职业病种类 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印发职业病目录中共列出法定职业病十类115种。常见职业病有:尘肺病 职业中毒 物理原因所致职业病 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职业性肿瘤 职业卫生和防护第5页职业病种类 (1)尘肺病(通称)常见有:水泥厂工人水泥尘肺 铸造厂工人铸工尘肺 工具厂喷砂工矽肺 电镀抛光工人混合性尘肺 炉前、采煤工煤工尘肺 张海超 职业卫生和防护第6页 尘肺病职业卫生和防护第7页(2)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概念 由毒物引发疾病状态称为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因为接触生产性毒物发生中毒称为职业中毒。常见职业中毒 蓄电池等铅作业 铅中毒 氯气槽罐泄漏氯气中毒 反应釜容器清洗 硫化氢中毒 皮鞋厂粘合 苯、正己烷中毒 印刷厂甲醇中毒职业卫生和防护第8页急性职业中毒职业卫生和防护第9页慢性职业中毒职业卫生和防护第10页 急性中毒高危人群 肝脏有病时影响毒物在体内解毒,肾脏有病时影响毒物从体内排出,有肝肾疾病人轻易发生中毒。有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人接触到刺激性气体,不但轻易发生中毒,而且病情较重。未成年人因为发育不成熟,也轻易中毒。妇女在怀孕期对一些毒物敏感。有些患传性缺点病人,对一些毒物尤其敏感,如患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者,接触溶血性毒物尤其敏感。职业卫生和防护第11页 3、职业病特点 (1)病因明确病因明确:如职业性苯中毒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接触苯引发。法定尘肺(肺尘埃从容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吸入对应粉尘引发。(2)疾病发生与劳动条件亲密相关疾病发生与劳动条件亲密相关:职业病发生与生产环境中有害原因数量或强度、作用时间、劳动强度及个人防护等原因亲密相关,如急性中毒发生,多由短期内大量吸人毒物引发;慢性职业中毒,则多由长久吸收较小量毒物蓄积引发。(3)群体发病群体发病: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接触某一个有害物质,常有多人同时或先后发生同一个疾病,如煤矿井下工人,不论是同一矿或不一样矿,只要井下煤尘浓度超出国家要求标准,个人防护又不符合要求,皆可见到煤工尘肺(肺尘埃从容病)。职业卫生和防护第12页 3、职业病特点(4)临床表现有一定特征临床表现有一定特征:许多生产性有害原因对机体危害有一定特征,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表现为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形成,造成缺氧征象;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表现为胆碱酯酶抑制,出现胆碱能神经兴奋症状和体征;矽肺表现以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胸部X线改变等。(5)可预防性可预防性:职业病病因明确、能采取有效预防办法,预防疾病发生。这些办法包含工艺改革、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密闭化、加强通风及个人防护办法等。职业卫生和防护第13页 4、职业病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经过采取有效控制办法,如改革工艺、改进生产过程、配置完善防护设施,消除职业性有害原因或将其降低到最低程度,使生产过程到达安全、卫生标准。在一级预防中,做好职业性有害原因监测至关主要。第二级预防:开展健康监护,早期发觉健康损害,及时处理,预防深入发展。第三级预防,早期发觉健康损害,及时防治,预防深入发展。第三级预防:对已患职业病者及时诊疗治疗,促进康复或预防病情发展。职业卫生和防护第14页 4、职业病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是最主动、最理想预防,应主动促其实现,但因为难度高,常达不到完全安全、卫生标准。第二级预防也是较主动预防,轻易实现,可填补第一级预防不足。第三级预防虽属被动,但对促进已患职业病者恢复健康有其现实意义。职业卫生和防护第15页(三)职业健康体检 1、职业性体检意义 职业性体检是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原因职员进行有针对性体格检验,职业性体检包含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定时体检两类。职业卫生和防护第16页 1、职业性体检意义 就业前体检是指职员从事有害作业前(包含调到有 关工种工作前)进行体格检验,经过体检能够发觉职业禁忌症,同时也为今后进行定时体检提供参考比较基础资料。就业后定时体检是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有害作业职员进行体检,经过定时体检,可早期发觉职业病病人和可疑职业病者(观察对象),从而可进行及时治疗处理。职业卫生和防护第17页2、职业健康体检内容登记、内外科检验、测血压、化验抽血职业卫生和防护第18页2、职业健康体检内容超、心电图、肺功效、听力测试、光检验职业卫生和防护第19页1、危害原因与职业病是因果关系因因果果危害危害原因原因职业病发病职业病发病本身健康原因本身健康原因内内因因外因外因其它疾病其它疾病(四)、职业病因果关系职业卫生和防护第20页v2、危害原因浓度(强度)与发病率发病程度亲密相关危害原因浓度或强度危害原因浓度或强度职职业业病病发发病病率率%100%50%1%标准值超标1倍超标10倍超标100倍职业卫生和防护第21页二、作业场全部害原因识别(一)识别涵义和作用。判别有害原因种类、形态、发生源、扩散路径、侵害人体路径、造成损害,以及影响危害程度主要原因,从而为制订预防办法提供依据。职业卫生和防护第22页二、作业场全部害原因识别(二)有害原因形态:1、物质形态:固、液、气态和烟尘、雾以及生物体2、能量形态:机械能、热能、电磁能(三)有害原因分类:1、生产工艺中有害原因2、劳动过程中有害原因3、生产环境中有害原因职业卫生和防护第23页二、作业场全部害原因识别(四)生产工艺中有害原因1、化学原因(1)生产性粉尘a.粉尘产生。机械过程和物理化学过程均可产生。b.对人体主要危害。造成尘肺病是最主要最严重危害,有毒粉尘可致中毒。c.直接影响危害程度主要原因。尘粒粒径 粉尘游离二氧化硅 粉尘毒性职业卫生和防护第24页(四)生产工艺中有害原因(2)生产性毒物 a.起源:来自生产中使用与产生物质。b.毒性:指损害生物体能力 c.对人体主要危害: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职业卫生和防护第25页(四)生产工艺中有害原因2、物理原因(1)不良气象条件及异常气压气温、湿度、压力过高过低,强热辐射和有害气流a.产生。气候、工艺条件、生产设备产生。b.高温作业对人体影响。人体散热困难而中暑。职业卫生和防护第26页(2)噪声与振动a.产生:噪声来自物体振动,分为机械噪声、流体动力噪声、电磁噪声。b.噪声强度和频率。c.噪声对人体危害:听力损害、致聋 ;全身健康不良影响 干扰信息传递 ;不良心理影响d.局部振动危害:局部振动病职业卫生和防护第27页(3)电磁辐射。电磁波波长越短、即频率越高,生物学作用就越强,危害越大。a.电离辐射即放射性辐射b.非电离辐射包含高频、超高频、微波、红外线、激光、紫外线c.来自设备及大自然:对人体危害可分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眼、睾丸和中枢神经对电磁辐射最敏感,皮肤也会受损害3、生物原因。使人致病病毒、细菌、微生物、寄生虫等生物体职业卫生和防护第28页二、作业场全部害原因识别(五)劳动过程中有害原因 1、过强劳动强度 2、过长劳动时间 3、不合理作业方式 4、不合理工具、设备职业卫生和防护第29页二、作业场全部害原因识别(六)生产环境中有害原因1、自然环境中2、工艺环境中3、人工环境中4、不合理厂房设计和设备布置职业卫生和防护第30页二、作业场全部害原因识别(七)识别有害原因基本方法1、了解物料物理、化学性质,识别有毒有害物料。2、分析工艺过程、识别存在或产生有害作用工序、中间产物。3、了解设备、工具结构性能,分析其工作情况,识别设备工具产生有害原因。4、了解操作方法,分析作业方式是否合理。5、了解生产环境情况,分析厂房设计、生产布局、设备布置是否合理。识别环境中有毒有害原因。6、了解工时与人力安排,分析劳动组织是否合理,识别劳动过程中有害原因。职业卫生和防护第31页二、作业场全部害原因识别(八)有害原因对健康损害 1、毒物进入人体路径 生产性毒物可经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三条路径进入人体。经呼吸道吸入并经过肺吸收,是最常见最危险路径。有些毒物能够经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如有机磷农药、苯胺,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经消化道进入引发职业中毒机会极少,不过假如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在有毒车间内吸烟、吃东西、饭前不洗手,也可使少许毒物进入消化道吸收。职业卫生和防护第32页2、有害原因侵害人体后产生症状及后果侵害后果有:(1)出现职业病特征(2)体质变弱、抵抗力下降(3)官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引发职业病(4)死亡(5)潜在性损害(6)胎儿损害 了解早期症状有利于及早发觉,及早治疗。职业卫生和防护第33页3、有害原因对人体造成伤害条件(1)人与有害原因有接触机会,有害原因侵害了人体。(2)有害原因作用人体剂量超出了人耐受能力。职业卫生和防护第34页4、影响危害程度主要原因。(1)作用人体剂量(2)体力劳动强度(3)有害原因形态(4)进入人体路径与作用部位(5)有害原因固有危害性(6)有害原因联合作用(7)人对有害原因耐受能力职业卫生和防护第35页三、作业场全部害原因危害及控制(一)控制涵义和作用 采取职业卫生工程技术办法、个人防护办法、卫生保健办法和组织管理办法消除、减弱、限制有害原因,使作业人员不受其害。职业卫生和防护第36页三、作业场全部害原因危害及控制(二)控制对象、办法、对策 1、控制对象接触浓度(强度)与接触时间。(1)控制作业环境有害原因浓度(强度)。(2)控制直接作用人体有害原因浓度(强度)。(3)控制接触时间。包含单次接触时间和累计接触时间。职业卫生和防护第37页 2、控制基本办法:(1)工程技术办法 a、工艺办法 b、合理布局 c、密闭办法 d、通风办法 e、隔离操作(2)个人防护办法(3)卫生保健办法 a、健康检验 b、注意营养、增强体质、提 高防病能力 c、提倡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d、配置现场医疗救护职业卫生和防护第38页(4)组织管理办法 a、配置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c、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d、进行职业卫生教育 e、加强现场检验 f、定时定测、评价 g、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h、建立事故应抢救援预案、配置装备人员职业卫生和防护第39页3、控制基本对策(1)消除,使作业环境不存在有害原因,实现本质安全。(2)减弱,部份消除作业环境有害原因,使危害程度降低。(3)限制,将有害原因局限在作业环境中特定空间。职业卫生和防护第40页限制形式有:限制在一个全密闭(屏蔽)系统限制在一个半密闭(屏蔽)系统内限制有害原因进入隔离操作室限制有害原因与人接触限制有害原因与人接触时间职业卫生和防护第41页(三)粉尘 1、生产性粉尘概念 能够较长时间以浮游状态存在于空气中固体微粒叫做粉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形成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在工农业劳动生产过程中,长久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发生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疾病,称为尘肺。三、作业场全部害原因危害及控制职业卫生和防护第42页 2、什么性质粉尘危害最大?粉尘中含游离二氧化硅量越高,则引发病变越严重,病变发展速度越快。如含游离二氧化硅70%以上粉尘,往往形成以结节为主弥漫性纤维化病变,病程进展较快,结节且易融合。而游离二氧化硅低于10%粉尘所引发肺内病变,则以间质纤维化为主,发展较慢,且不易融合。职业卫生和防护第43页3、卫生保健办法(1)就业前健康检验,及时发觉从事粉尘作业禁忌症,如活动性肺结核、慢性肺部疾病、严重慢性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