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宣城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衔远山(xián)               浩浩汤汤(tāng) B.潜形(qiǎn)               日星隐曜(yào)             樯倾楫摧(qiáng) C.皓月(hào)               淫雨霏霏(fēi)               岸芷汀兰(tīng) D.嗟夫(jiē)                 宠辱偕忘(xié)             属予作文以记之(shǔ)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底蕴   政通人合   朝晖西阴   水落石出 B.蔚然   心旷神怡   锦粼游泳   静影沉壁 C.野簌   觥筹交错   泉香酒洌   琼楼玉宇 D.雅兴   薄暮冥冥   风霜高洁   气象万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经过初步筛选、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由湖南周浩创作的,旨在提升我市老字号品牌竞争力的“连云港老字号”标识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B.随着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推进,花果山景区变得更加漂亮,那些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C.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于一体,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 D.连云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我市正在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之路。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 B.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大脑感知领域进行研究。 C.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太平洋,使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的愿望成为现实。 D.今年五月,德国的五十二名文化使者从汉堡出发,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之旅。,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E.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F.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是古难全。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 ① 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     (杜牧《赤壁》) ③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夜夜除非,________。 (范仲淹《苏幕遮》)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⑥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根据要求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①“_________,_______。”(《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②“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去国怀乡       国:国都 B.沙鸥翔集      集:聚集 C.悉成明霞       悉:都 D.得踏危石       得:能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                  可以一战 B.于潮汐汩没之中     余将告于莅事者 C.而或长烟一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 D.悠然有遗世之想     何陋之有?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B.乙文“悉成明霞,演漾不定”写出了朝霞灿烂,波光闪耀,瞬息多变的风采。 C.甲文“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劝勉之情。 D.乙文的“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写出了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2)听晚梵声出松杪,悠然有遗世之想。 5.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故乡》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 ……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文学作品中人物无声的语言也能揭示他们的心理活动,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含有丰富的潜台词,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 (1)“阿!闰土哥,--你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选角度,给文中画线句子做批注。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3.从“闰土要香炉和烛台”这件事中,你能简单评析一下闰土的人物形象吗? 4.“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文章最后再次描写海边奇异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7.画线句子中所说的“厚障壁”为什么是“可悲”的?请联系全文内容和下面的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资料链接】 过去的三个月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留的阶级观念。……著者的本意却是在表现出人生本来是一气的,后来却隔离了这一根本观念。 (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第二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烂柯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诗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照例句填空,使句子完整。 千里长堤溃于小小蚁穴,全盘棋局毁于一着不慎,——“小”可以毁掉“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可以变成“大”。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了不起”的意思是:①不平凡;(优点)突出。②重大;严重。 根据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请以“了不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