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菜园(yuán)             妖娆(ráo)             蛮横(hènɡ)             点缀(zhuì) B.畅泳(yǒnɡ)              雄辩(biàn)       反诘( jí )       舐血(shì ) C.抉择(jué)             崭新(zhǎn)       堕落(duò )       阻碍(ài) D.奠定(diàn)              歧途(qí)             襁褓(qiǎnɡ)       指摘 (zhāi)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真情实意   左右逢圆   含蓄委婉   俯拾即是 B.如泣如诉   五体头地   时过境迁   水银泻地 C.高谈阔论   鸦雀无声   抑扬顿挫   百变不穷 D.屏气凝神   奇伟磅薄   童趣盎然   铿锵激越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③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 ④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⑤那年,他已经87岁了。 A.①⑤③②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⑤②①④ D.③①⑤②④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习强国”APP不仅能收看新闻、浏览文件,还可提供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B.他一边带客人参观校园,一边详细介绍学校在教育教学上近二十年来取得的最新成绩。 C.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D.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词默写。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________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杜甫在《望岳》中抒发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第各题。 【甲】 马说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猿说 明•宋濂 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尤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不可致。 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洒已,气绝。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子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每夕必寝皮乃安,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嗟夫猿且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1)气绝 字源推测法:甲骨文 ①____ (2)母度不能生 参考成语法:审时度势 ②____ (3)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 课内迁移(用法迁移):策之不以其道 ③_____ (4)伺母间射之 查阅词典法:①窥探,探望;②等候,守候; ③服侍,照料。(《古代汉语词典》) ④___ 2.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嗟 夫 猿 且 知 有 母 不 爱 其 死 况 人 也 耶? 3.阅读【甲】【乙】两篇选文,补全对话。 小思:八下语文课本出现了“记”这种文体,它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     记器物建筑,又称“杂记”。小雨,《爱莲说》《马说》《猿说》这类“说”又是   一种怎样的文体? 小雨:学习《马说》时,老师告诉我们,“说”是作者发表对某个问题的见解,通常采   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来说明事理。 小思:呵呵,听你一说,我明白了。如你所言,《爱莲说》以花喻人,通过描写莲的形象和品质,歌颂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人生态度的厌恶。 小雨:没错。其实,《爱莲说》这是运用了①____的写作手法,《马说》《猿说》也都运用了这种手法:《马说》②_______,《猿说》③__________(参照“小思”画线处的说法,结合文章内容及主题具体分析这种写作手法)。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的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天,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得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 1.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 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3.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 4.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5.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歌首段是如何描绘秋风的肆虐的? 2.从这首诗歌中,你看到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根据语境,依照画线句子仿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感谢上苍,给我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因为它,我们看到母爱如涓涓细流,父爱如伟岸高山;因为它,我感受到家乡的淳朴美丽,四季的如诗如画;因为它,我领略诗词歌赋的典雅,风流人物的潇洒…… 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