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léng)空翔舞的“飞天”。 B.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zhuàn)体三周,动作急如流星。 C.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莹的、笔直的箭,“哧”地插入碧(bì)波之中。 D.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fēn)推向了高潮。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 2、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ài)               屏息(pǐng)                  眼花潦乱(liáo)             震耳欲聋(zhèn) B.畸形(qí)               章显(zhāng)             杳无消息(yǎo)             颔首低眉(hàn) C.脸颊(jiá)               栅栏(shān)             坦荡如砥(dǐ)             维妙维肖(xiào) D.斟酌(zhuó)        濒临(bīn)                    粗制滥造(làn)                 深恶痛疾(w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终于圆了航母舰载机着舰这一强军梦。 B.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一幕真是惊心动魄。 C.科研人员殚精竭虑,使我国的无人战机在当代天空叱咤风云。 D.中国军人展示出震耳欲聋、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月10日,近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3)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绘了春归大地,树荣鸟欢的早春美景。 (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②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注释)①既望:农历十六日。②属:致意,引申为劝酒。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④冯(pí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念无与为者(         )   ②相与步于中庭(         ) ③水波不兴(         )       ④而不知其所止(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举   酒   属   客   诵   明   月   之   诗   歌   窈   窕   之   章 4.甲段中“闲人”指不贪恋名利而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表现的。(可以用原文词语)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________________ ①德国军队的迅速推进,使玛丽面对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她是应该到布列塔尼去和她的女儿们在一起,还是应该留在巴黎?若是敌军有占领首都的威胁,她是否随卫生机关一起撤退? ②她冷静地考虑这些可能发生的事,决定了办法:无论什么事发生,她要留在巴黎。不只是她现在担任的救护工作要她留在这里,她还想到她的实验室,想到居维埃路的精密仪器,想到比埃尔居里路的新建筑。她想着:“我在这里,德国军队或许不敢抢夺它们,但是假如我离开了,所有的东西都会失踪。” ③这个固执而有毅力的玛丽在本能上不喜欢逃避行动,她认为害怕就等于为敌人服务,她决不让得胜的敌人走进无人照料的居里实验室而自鸣得意。 ④她准备离别她的女儿们,把她们托付她丈夫的哥哥雅克照料。虽然玛丽能够从容地考虑住在被包围、被轰炸甚至于被占领的巴黎生活,然而有一件宝物——实验室所拥有的那一克镭——却要她加以保护,不让侵略者侵占。她不敢把这一点珍贵的东西交给任何使者,决定亲自把它运到波尔多去。 ⑤玛丽坐在一辆满载政府人员和官员的火车里,身穿一件黑羊驼呢的防尘外衣,带着一个小行囊……和一克镭——即装着许多小试管并且包了铅皮的匣子。居里夫人奇迹般地坐席头上找到一个地方,并且还能把那个沉重的包裹放在她面前。她决意不听车箱里悲观的谈话,凝视着窗外阳光普照的田野。但田野上的一切是一派失败气象,铁道沿线的公路上不断有向西逃去的成行的汽车。 ⑥法国人大批逃往波东多,搬运工、出租汽车、旅馆房间,都很难找到。天已经黑了,玛丽仍站在车站的广场上,守着那个地无力搬动的重担。人群往来撞着地,她并没有发怒,她觉得自己的处境很有趣……难道她必须终夜守着这个价值一百万法郎的匣子么?一个部里的雇员认出她来,走过来帮助她。这个援助者替她在一个私人住宅里找到一间住房,那一克镭有了安置的地方。第二天早晨,玛丽把她的笨重宝物存放在一家银行保险库里,办妥之后,地就走上了回巴黎的途程。 ⑦她到波尔多去并没有引起注意,但是离开时却引起热烈的评论。一大群人围住这个怪人——“这个要回到那边去的女人”。这个“女人”留心不使人知道她是谁,但是话比平常说得多,尽力想平息那些使人惊慌的谣传,并且温和地说巴黎一定“可保”,居民一定不会遭到任何危险…… ⑧在她看来,安静的、受着威胁的巴黎在9月初的灿烂的阳光下,似乎有一种它从来不曾有过的美丽和价值。这样一个珍宝难道会失去么?但是街上已经在传布着一个消息,其猛烈不下于海啸。居里夫人风尘仆仆,就忙着去打听:德国军队的进攻已被粉碎,马纳战役业已开始! ⑨1914年9月6日玛丽写给伊蕾娜①的信上说: ⑩“……战场此刻正在移动,敌军似乎正在撤离巴黎。我们都觉得很有希望,我们都深信法国能取得最后胜利。 ⑪要让年轻的费南·沙瓦纳②做物理习题。你们既不能为法国的现在工作,就应该为它的将来努力。唉!这次战争之后,法国一定缺少许多人,必须有人补他们的位置。你们必须尽力研究物理学和数学。” (节选自《居里夫人传》) 注:①伊蕾娜:居里夫人的大女儿,193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②费南·沙瓦纳:居里夫人好友的儿子。 1.阅读这段选文,完成下面有关玛丽·居里经历的思维导图。 2.文中两处批注是一位同学提出的疑问,请你帮助解答。 (1)批注1:这里写玛丽把孩子托付给别人,不利于刻画她的正面形象,为什么还要写呢? (2)批注2:这里为什么要写田野上失败的气象和成行逃走的汽车? 3.本传记引用居里夫人的信(⑨-⑪段)有什么作用? 4.请给这段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并阐述理由。 五、诗歌鉴赏(共5分)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照画线句写两个句子,使前后衔接,语意连贯。 从小到大,一路走来,我们收获了许多甜蜜的回忆。甜蜜的回忆如花,芬芳四溢,令人迷醉。它如桃花,绽放在三月油黑的田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如梅花,绽放在腊月雪白的屋舍旁。 七、作文(共40分) 按要求作文 “……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让人魂牵梦绕。 请以“我爱美丽的家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②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