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菜园(yuán)             妖娆(ráo)             蛮横(hènɡ)             点缀(zhuì) B.畅泳(yǒnɡ)              雄辩(biàn)       反诘( jí )       舐血(shì ) C.抉择(jué)             崭新(zhǎn)       堕落(duò )       阻碍(ài) D.奠定(diàn)              歧途(qí)             襁褓(qiǎnɡ)       指摘 (zhā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沉稳        束缚        大彻大悟 B.骤雨        明淅        惊心动魄 C.飞溅        篷勃        叹为观止 D.晦暗        凝聚        嘎然而止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种别具匠心的场所,有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B.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明知故问的道道,这就能避邪么? C.吆喝的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灵活机动。 D.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上两粒橄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请永远保存向往和平、向往自由、向往未来的美好愿望,反对战争、专制和恐怖主义。 B.弘扬优秀的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C.看着这些我们自己制造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无不使人感到万分自豪。 D.由于升学考试的竞争,迫使他们失去了本应该享有的这些权利。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       (《诗经·郑风》)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湖波涛汹涌的声势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4)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5)写出两句含有“花”字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去(到) B.斗折蛇行(像蛇那样) C.不可久居(居住) D.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明写游鱼活泼,暗写潭水清澈,这些都给作者带来了暂时的快乐。 B.“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既写了青树翠蔓的奇特之美,也突出其生机盎然。 C.“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出了作者被贬谪后内心的落寞也随之而去。 D..本文句式灵活多样,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和谐流畅,富有韵味。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柳宗元初闻小石潭水声时心情是“乐”,观鱼时心情是“乐”,最后的感受却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并认为“不可久居”。何以如此?(用自己的话概括)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只鸟瞄准一座村庄 ①人类的亲密伙伴——鸟,歌喉婉转,体态玲珑,雄姿威猛,千姿万态,难以胜数,诗词里,画境中更是少不了它们作点缀。 ②爱鸟之情,源远流长,有些来历。 ③小时候住过一个村庄,四季有鸟的倩影。热闹时,鸟鸣声整天都铺满了大地和天空。 ④开春了,祖父甩下棉袄,开始耕种,犁铧尖头明亮,在沉寂的大地表层行走,泥浪翻滚,如军舰般在海上航行。黑色沃土翻开埋藏一冬的草根,各色小虫苏醒过来,浮出地面,浓郁的油菜花香和清新的麦苗香接纳它们,不幸的虫儿是黑喜鹊、灰喜鹊、翠鸟、云雀、杜鹃、夜莺和知更鸟,还有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小鸟的美餐,(A)刚翻过的地,一群小鸟像机灵、欢乐的小姑娘,脖子一伸一啄,一观望,一低头,神态天真可爱至极。 ⑤一片苜蓿地,红、紫的花茂盛地正在开放着,色彩艳丽,自顾自浓浓地开。偶有“扑棱棱”的一声,鸟影乱飞。轭下壮牛呼出粗气,惊动了一群正在觅食的巧嘴八哥,八哥冲天飞翔,找新的就餐地。其中两只八哥胆大,径直在牛背上歇脚,怡然自得。 ⑥暑假,村里是孩子们的天堂,也是鸟的欢乐国。早晨起来,睡眼惺忪,屋后一片大竹林,雾岚还未散尽,空气清新,鸟在枝头争鸣,起初声音不大,如单人演奏,双人合奏。渐渐地,这些鸟儿全部都展开歌喉,开始交响乐,一呼一应,一应一答,一答一和,鸟音清新,动心悦耳。脚底像安了弹簧似的,鸟儿们从一个枝头蹦到另一个枝头,像钢琴大师手中飞逸而出的一串音符。(B)篷篷翠竹,只只鸟影,微风过处,竹叶沙沙,鸟语啁啾,声声入耳。场景蕴涵静默的自然力量。恨自己不通鸟语,不能分享它们的快乐,短短十分钟,演奏结束,只有一名观众的演奏会,鸟谢完幕,一哄而散,飞向竹林外的远空。 ⑦秋天,收获的季节,鸟在田间稻茬儿穿来穿去,与人争夺粮食。辛苦的农人被丰收的喜悦陶醉,毫不计较;鸟儿抢着剩在地里的谷穗、高粱粒,放开肚子吃饱。农人憋足劲儿,小腿肚子肌肉绷紧,挑起一捆捆谷穗回家;吃饱的鸟像凡·高“麦田里的乌鸦”,蹦蹦跳跳跟在人脚后。走近村子,一群群麻雀像过节,一忽儿停在屋前大柳树上,一忽儿歇在门口禾场上。 ⑧冬季,一场雪掩盖了一望无垠的荒野,农人脸露喜色,“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可怜的过冬鸟儿开始在饥寒中找食,在门外显眼的地方撒上几粒谷,一会就招来几只鸟前来啄食。谷子吃干净了,鸟就飞走了。雪地里只剩串串“个”字,睁大眼睛看着人。 ⑨故乡的村庄,鸟与人和谐相处,年年如是,季季如此,鸟早已融进我的生命,我离不了它们,忘不了它们。 ⑩搬家后,住进城里,难见可爱的鸟儿们的踪影,每天有成群的家养鸽子在灰色楼顶单调地盘旋。一日得宽裕,坐车去动物园,掏钱买票看那些鸟,小吃一惊,鸟儿衣冠楚楚,呆立笼中,偶有几声清脆的鸟叫,已失去村子里那些鸟的灵性,人类和鸟的亲密感已荡然无存,人作为征服者在欣赏它们,笼中锦衣玉食,但终非自由之身,看到那些鸟儿们现在的模样,我心中隐隐作痛,决定抽空回家去看看。 ⑪近乡情怯,故乡的村落依然是旧日的模样。去寻找鸟的踪迹,看到二三只熟悉的白鹭,刚想招呼它们一声,它们已拔腿逃走,歇在高高的水杉树尖上睃着人,人远远注视那些可爱的生灵,它们只冷冷地回视,一层可怕的陌生感隔断了鸟与人之间融洽的情感。村子周围原来有大片湿地,鸟儿们自由飞翔、繁衍、生息,是一个旺盛的鸟族,这十多年滥捕乱猎,围湖造田,砍伐树木,改变了鸟类的栖息和生存环境,鸟数量开始锐减,人们喷洒农药也害死了不少的鸟。 ⑫鸟已早早地飞过村庄,隐匿空中,在自来水龙头上歇脚,在电线杆子上休息,在高压铁塔上垒窝。 ⑬亲昵的炊烟,阿公阿婆熟悉的呼唤声犹在耳边回响,树梢头,屋顶上,旷野里,那些可爱的鸟逐渐停止鸣叫,舞动,只剩满天的纸鸢在风中颤舞。 ⑭村庄终于安静如太古,静得人心里泛起阵阵的虚空。 (选自《散文选刊》2014年第2期,有删改) 1.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鸟”的哪两种情感?产生这两种情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填写下面表格 情感 产生这一情感的原因 喜爱、赞美 小时候的村庄四季有鸟的倩影,鸟与人和谐相处 ② 2.作者小时候居住的村庄四季都有鸟,请给春夏秋冬这四幅鸟的生活场景图命名。 (1)开春:众鸟捉虫图 (2)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天:鸟在雪地找食啄食图 3.简要分析第⑩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本文借村庄的鸟的遭遇意在表达怎样的主旨?。 5.本文语言优美,特色鲜明,请你从文中分别欣赏两处画线语句。 A句: B句: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诗,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_________,表达了______。 2.“翩翩”一词,本意是轻快洒脱的意思,但在文中则是用来形容宫使______________的形象。 3.诗中对卖炭老人的肖像、心理、动作描写非常精彩,请你任选一方面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舍       ①便舍船,从口入(     )              ②屋舍俨然(     ) (2)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              ③一一为具言所闻(     ) (3)寻       ①寻向所志(     )              ②未果,寻病终(       ) (4)志       ①处处志之(      )              ②寻向所志(      ) (5)乃       ①见渔人,乃大惊(     )                ②乃不知有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