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qìn)        上阕(jué)        须晴日(必须) B.莽莽(mǎng)          妖娆(ráo)        惟余(只) C.折腰(zhé)            稍逊(xùn)        略输(稍微) D.滔滔(tāo)            风骚(sāo)        俱往矣(都)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庖官   逞辩   诓骗   面面斯觑 B.玄虚   藻饰   隐藏   根深蒂固 C.发窘   拮据   嘻闹   十拿九稳 D.萧索   鄙夷   纳凿   无与伦比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常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B.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C.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D.《红楼梦》是一座富丽堂皇、精工细作的艺术大厦,我们看到了缔造者的匠心独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她热情地交谈。 B.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 C.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D.这里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填空。 (1)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3)孔子谈论时间易失难得时说“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4)辛弃疾在《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中表明军民收复失地决心坚定的句子是: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______。 (5)古人常将自己的闲情逸趣寄情于诗歌中:赵师秀于黄梅时节久候朋友,“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于雨夜小酌,“________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纯仁①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②粟赈贷③。僚属请奏而须报④,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⑤。会秋大稔⑥,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 【注】①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次子,官至宰相。②常平: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③赈贷:救济。④须报:等待批复。⑤按视:查办。⑥稔:谷物成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微斯人(     ) (3)擅发常平粟赈贷(     )             (4)已无所负(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其翼若垂天之云 B.不以物喜                      投以骨 C.吾谁与归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僚属请奏而须报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 4.填空 (1)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于___________【乙】文侧重于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范纯仁的行为恰好体现了【甲】文中“古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 却说李逵走到江边看时,见那渔船一字排着,约有八九十只,都缆系在绿杨树下。船上渔人,有斜枕着船梢睡的,有在船头上结网的,也有在水里洗浴的。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一轮红日,将及沉西,不见主人来开舱卖鱼。李逵走到船边,喝一声道:“你们船上活鱼把两尾来与我。”那渔人应道:“我们等不见鱼主人来,不敢开舱。你看,那行贩都在岸上坐地。”李逵道:“等甚么鸟主人!先把两尾鱼来与我。”那渔人又答道:“纸也未曾烧,如何敢开舱?那里先拿鱼与你!”李逵见他众人不肯拿鱼,便跳上一只船去,渔人那里拦当得住。李逵不省得船上的事,只顾便把竹篾一拔,渔人在岸上只叫得:“罢了!”李逵伸手去板底下一绞摸时,那里有一个鱼在里面。 这李逵不省得,倒先把竹笆篾提起了,将那一舱活鱼都走了。李逵又跳过那边船上去拔那竹篾,那七八十渔人都奔上船,把竹篙来打李逵。李逵大怒,焦躁起来,便脱下布衫,里面单系着一条棋子布手巾儿,见那乱竹篙打来,两只手一驾,早抢了五六条在手里,一似扭葱般都扭断了。渔人看见,尽吃一惊,却都去解了缆,把船撑开去了。李逵忿怒,赤条条地拿两截折竹篙,上岸来赶打行贩,都乱纷纷地挑了担走。 正热闹里,只见一个人从小路里走出来,众人看见叫道:“主人来了,这黑大汉在此抢鱼,都赶散了渔船。”那人道:“甚么黑大汉,敢如此无礼!”众人把手指道:“那厮兀自在岸边寻人厮打。”那人抢将过去,喝道:“你这厮吃了豹子心大虫胆,也不敢来搅乱老爷的道路!”李逵看那人时,六尺五六身材,三十二三年纪,三柳掩口黑髯,头上裹顶青纱万字巾,掩映着穿心红一点髯儿,上穿一领白布衫,腰系一条多耳麻鞋,手里提条行秤。那人正来卖鱼,见了李逵在那里横七竖八打人,便把秤递与行贩接了,赶上前来大喝道:“你这厮要打谁?”李逵也不回话,抡过竹篙,却望那人便打(批注①: )。 (二) 李鬼道:“小人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小人单提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裹,养赡老母。其实并不曾敢害了一个人。如今爷爷杀了小人,家中老母,必是饿煞。”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佑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放将起来,李鬼手提着斧,纳头便拜。李逵道:“只我便是真黑旋风,你从今已后,休要坏了俺的名目。”李鬼道:“小人今番得了性命,自回家改业,再不敢倚着爷爷名目,在这里剪径。”李逵道:“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便去改业。”李鬼拜谢道:“重生的父母!再长的爹娘!”李逵便取出一锭银子,把与李鬼。 (三)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米,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洞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批注②: )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颌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1.语段(一)中的“主人”是①_______,李逵与他打斗的最终结果是②_______。语段(二)(三)中都提到李逵特地归家来取娘,李逵回家接娘的目的是③_______,而他放走李鬼是因为④_______。 2.结合语境,对文中圈划的句子作批注。 李逵也不回话,抡过竹篙,却望那人便打。 批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 批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语段内容分析李逵的性格特点。 4.同是为民除害,为什么李逵杀四虎反而没有武松杀一虎出多名?请列举你认为有说服力的几个原因。(至少两个)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2.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画面。联系全诗,说说这个诗句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3.根据诗句推测,尾联中的“当年事”指的是什么事?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人生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天气不可能总是风和日丽一样,一定要学会乐观对待。如果说人生是旋律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风景优美的道路,那么困顿则是一些无法绕行的坎坷;(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项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做一件好事时,其内心是非常愉悦且颇感幸福的,正所谓“善由心生,乐偕至之”。 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