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当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谐(xié)             匀称(chèn)       雄跨(kuà)            巧妙绝仑 B.洨河(jiāo)            河堤(dī)          石砌(qì)             惟妙惟肖 C.记载(zài)             弧形(hú)          推崇(chǒng)        千态万状 D.悠久(yōu)             雕刻(diāo)       残损(cán)            交头接耳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祖藉     悲哀     任劳任怨     饮食起居 B.慰勉     和霭     无可奈何     节衣缩食 C.劳禄     隔绝     汗流满面     东挪西借 D.私塾     舒服     勤劳俭朴     不辍劳作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觉得今天的活动很有意思,学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知道了要怎样孝敬父母,比如尊敬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说话要和颜悦色,还要帮忙做家务。 B.鲁迅的《阿Q正传》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对几千年积淀的国民性的分析入木三分。 C.他一边参加植树活动,一边埋怨土太硬,坑难挖,可谓任劳任怨。 D.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疾,对反腐败斗争充满希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当春雨淅淅沥沥的时候,总是会令我想起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 B.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 C.即使国家人社部推行延迟退休的计划,也难以改变社保资金短缺的局面。 D.通过我县教育局举办的系列送教下乡活动,促进了全县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请有感情地背诵《渡荆门送别》,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渡荆门送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列子》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聚室而谋          肉食者谋之                    不谋而合 B.面山而居               居庙堂之高                    居安思危 C.指通豫南          阡陌交通                       通宵达旦 D.汝心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根深蒂固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翻译: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理解:愚公之妻从“质疑”的角度提出问题,对愚公的身体健康状况表示怀疑,认为即使挖山也一定不能成功,对“移山”表示反对。 【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理解:愚公能辩证地看问题,他在批驳智叟的一段话里,既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加增”。 3.根据短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 【链接材料】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节选) 注:①鄙:边远的地方,边境。 愚公和“贫僧”都是有远大志向的人。愚公的志向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贫僧”则以“_______”为自己的志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的做法也有所不同,愚公是________;“贫僧”则_______。两则故事的结果共同说明了________的道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藤野先生》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②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③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④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 1.结合加点词语品析“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的表达效果。 2.上文画线句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3.结合全文分析选文第③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悬想自己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回到现实却发现鹤去楼空,因而惆怅。 B.颔联中“悠悠”一词写出白云飘飘荡荡的样子,表现作者悠闲自在的心境。 C.尾联写诗人清晨凭栏远望,故乡却被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 D.本诗是题咏黄鹤楼的名作,描写诗人登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思乡之情。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不同的含义。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②月色入户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青春无限美好,有追求有梦想,但也有叛逆、迷惘、冲动、鲁莽……回首往事,你是否为曾经的不懂世事感到后悔、自责、愧疚…… 请以“我不该这样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成记叙文;③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④字数不少于5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