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愠怒(yùn)     收敛   绽开(dìng)   疲倦不堪 B.盔甲(huī)     倏忽   倘若(tǎng)   美不甚收 C.屋檐(yán)     急躁   发髻(jì)       人声鼎沸 D.搓捻(niǎn)   澄清   黄晕(yūn)     个得其所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沐浴 嗅到 花梗 乖凉 B.阴影 披散 莲篷 菡萏 C.适意 慈怜 摇摆 并蒂 D.复盖 遮蔽 繁杂 心绪 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书法比赛等活动走入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师生重视起汉字书写。 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严格落实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积极推动2022年北京冬奥会各项筹办工作稳步向前。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碍。 D.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有经验的语文教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名句默写。 (1)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2)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分相似。 (3)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注:“庞恭”一作“庞葱”)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B.王信之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C.寡人自为知 / 屠自后断其股 (《狼》) D.而谗言先至/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久之,目似瞑            (《狼》)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C.有闻而传之者            (《穿井得一人》) D.夫君子之行               (《诫子书》)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4.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燕子 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了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1.通观全文,本文写了哪些“美丽的错误”?为什么说这些错误是“美丽的”? 2.本文标题是燕子,但一开始却写了一件有关歌曲《送别》的往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3.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朦胧的欢喜 朦胧的悲伤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作者认为我们有时候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但有时候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简要谈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下列对古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都是当时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 B.“寻常见”“几度闻”指出当时诗人与乐师李龟年经常相逢。 C.前二句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鼎盛年代的眷怀。 D.全诗简短却意味深长,诗人很开心能在江南好风景时遇见老友。 2.“落花时节又逢君”这句很有名,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进入初中以来,小军明显感觉学科增多,学习压力大,针对语文老师提出的阅读名著的要求,他迟迟不能完成,并扬言道:“那些书都过时了,读了也没用!”你作为语文课代表,针对他的困惑,请写一段劝说他的文字,100字左右。 要求:①符合情境;②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七、作文(共40分) 以“我的 ”为题,写一篇记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借鉴其他同学的写作经验,进一步补充完善你的片段文字。注意补充一些能体现这个同学个性的事例,在事中写人。 (2)安排好事情的详略。但详写的事情也不能面面俱到地展开叙述,而应该突出重点,概括叙述与具体叙述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