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邳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罔不(wǎng)             器皿(mǐn)             贻(yí) B.衣褶(zhě)               袒露(tǎn)             黍(shù) C.船楫(qí)                 箬篷(ruò)             糁(sǎn) D.矫正(jiǎo)             壬戌(shù)             髯(rá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灯蛾  咕噜  领域  夜深星澜 B.掌故  静穆  退色  翠羽流苏 C.怅惘  油坊  点缀  斗方大字 D.幽悄  霄夜  思慕  意味深长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他这种卑劣的行为,大家都感到深恶痛绝,决定不再跟他打交道。 B.几年不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C.在他迷茫的时候,他徒步去了壶口瀑布,被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深深震撼了。 D.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种解题思路,真可谓扑朔迷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地标。 B.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C.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D.城市绿化对于改善空气十分重要,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并产生氧气。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③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④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诗经·子衿》) ⑤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小石潭记》中表明小石潭不可以长时间停留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异:惊异,奇怪 B.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C.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D.寻向所志                        志:做标记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欲穷其林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C.忘路之远近                        闻之,欣然规往 D.不足为外人道也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和平、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动荡不安社会现实的不满。 B.从村中人“设酒杀鸡作食”招待不速之客渔人可以看出,桃花源生活安逸,民风淳朴,全无外面世间的尔虞我诈。 C.文章结尾把外人寻找桃源的过程写得扑朔迷离,增添了故事的神秘性和奇幻色彩,也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 D.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桃花源记》是一篇山水游记。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天眼”看地球 薛永祺 ①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地感知。它就像传说中的“天眼”,是不与目标接触,应用各种传感仪器从远距离对目标进行探测的技术。传感仪器和目标的距离远到什么程度呢?传感仪器如果安装在飞机上,距离地面数千米,也就是10 000米以下;如果安装在卫星上,距离就更远了,从几百米到几千千米不等。距离这么远,卫星遥感靠什么来识别物体,判断它们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呢?靠的就是电磁波。 ②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和反射电磁波。电磁波有不同的波长,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与物体作用后有不同的物理反应。按电磁波的波长把它们排列成谱,就是电磁波谱。 我们人眼可见的只是电磁波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他的大部分 (如紫外线、发送广播电视信号的无线电波等)我们都看不见, 只能通过仪器探测到。不同物体发射和反射电磁波的特性各 不相同。遥感就是通过探测地表物体发射和反射的电磁波,提 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实现对物体的远距离识别。 ③我们平常看东西会涉及三个要素:一是形状和大小,也 就是物体的空间特征;二是光的强度,也就是物体的明暗程度; 三是光谱,也就是物体的颜色。这三个要素构成了我们所能观 秦到的各种物体的特征。先进的遥感仪器也具有获取地面物 体三要素的能力,看“像”也看“谱”。所谓的“谱”就是遥感图像 上观测目标的波谱曲线。不同物质表现为不同的波谱曲线。 专业人员通过分析这些曲线就能判断物质的成分。比如清澈的水和浑浊的水,波谱曲线是不一样的。通过分析水体的波谱曲钱,就能够监测水污染情况。 ④遥感在许多领域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与生活息息相关 的天气预报就离不开遥感。像我国的“风云”号气象卫星,不仅 为我国的天气预报提供数据信息,还面向全球提供气象服务。 有了气象卫星,人们可以观测台风的生成情况、强度变化和运动路径,从而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大大减少财产和人员损失。 借助遥感技术,人们对其他灾害(如沙尘暴、森林火灾、洪水、地震等)也能及时监测,进行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救援。遥感在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地质测绘、考古发现等方面也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 ⑤遥感在军事方面的应用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卫星遥感可以远距离观测地面、海域以及军事设施和装备,还能够及时把握军情变化。例如,军队在地面上转移就会留下痕迹,只要分析该地区的遥感图像,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活动区域、行动路线以及伪装等。 ⑥我国已经发射了百颗以上人造地球卫星,大大提高了遥感数据保障能力。今后将继续发射“神舟”号载 人飞船和实施探月工程等,建立更多更理想的遥感平台。未来,将有更多“天 眼”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选自《科学画报》2016年第12期,有删节) 1.请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了解,给“遥感技术”下一个定义。 2.文中画线的语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遥感技术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4.本文以“‘天眼’看地球”为题,有什么好处?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古诗词赏析,回答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妙在何处? 2.尾联中“万籁此都寂”和“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学生应积极地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为创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请你就自己的一次社会实践经历,写—个片段。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