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吴江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挚(zhì)       宇宙(zhòu)        柏树(bó) B.惨淡(cǎn)       意匠(jiànɡ)        赋予(fù) C.渲染(rǎn)       惆怅(chánɡ)       碧空(bì) D.熟悉(shú)       朝暮(cháo)        朴素(pǔ) 2、下列句子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取义成人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B.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绕、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C.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需向国门悬。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B.不一会儿,妈妈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简直是妙手回春。 C.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景点有“禁止拍照”的提示,还是义无反顾地拍照留影。 D.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我们只有锲而不舍,才能登上理想之巅。 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断章》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写的。 B.《梅岭三章》是陈毅在梅岭被围困时创作的七言组诗。 C.春天是江南的一个美丽的季节。 D.能否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力措施。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⑴__________ ,渔人得利。 (《战国策·燕策》) ⑵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⑶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⑷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⑸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⑺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⑻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将现实与梦境巧妙结合,表达了自己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欲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上①尝欲遣人使朔方,谕中书②选才而可责以事者,蒙正③退以名上,上不许。他日,三问,三以其人对。上曰:“卿何执耶?”蒙正曰:“臣非执,盖陛下未谅尔。”固称:“其人可使,余人不及。臣不欲用媚道妄随人主意,以害国事。”同列悚息不敢动。上退谓左右曰:“蒙正气量,我不如。”既而卒用蒙正所荐,果称职。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上:这里指宋太宗赵光义。②中书:官署名,中书省的简称,掌拟诏、出令之权。③蒙正:吕蒙正,北宋名臣,以敢言著称。 1.解释加点词。 ⑴寡人谕矣             (           ) ⑵徒以有先生也       (           ) ⑶上尝欲遣人使朔方(           ) ⑷既而卒用蒙正所荐(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当余之从师也 B.长跪而谢之/舍生而取义者也 C.蒙正退以名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其人可使/安陵君其许寡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2)卿何执耶? 4.阅读[甲] [乙] 两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分析唐雎和吕蒙正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 ⑴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⑵臣非执,盖陛下未谅尔。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意境的意义(节选) 宗白华 ①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②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miel)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③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④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⑤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王安石有一首诗: 杨柳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相见江南。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元人马东篱有一首《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⑧也是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 ⑨艺术的意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现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同是一个星天月夜的景,影映出几层不同的诗境: 元人杨载《景阳宫望月》云: 大地山河微有影, 九天风露浩无声。 明画家沈周《写怀寄僧》云: 明河有影微云外, 清露无声万木中。 清人盛青嵝咏《白莲》云: 半江残月欲无影, 一岸冷云何处香。 ⑩杨诗写函盖乾坤的封建的帝居气概,沈诗写迥绝世尘的幽人境界,盛诗写风流蕴藉,流连光景的诗人胸怀。一主气象,一主幽思(禅境),一主情致。至于唐人陆龟蒙咏白莲的名句:“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却系为花传神,偏于赋体,诗境虽美,主于咏物。 ⑪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是我的所谓“意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画家张璪这两句训示,是这意境创现的基本条件。 山水画的意境(节选) 李可染 ①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②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格,见景生浙,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西,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 ③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无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诗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实际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娘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魏。 1.【理解概念】为了厘清意境说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小组在阅读上面两段选文后,设计了以下思维导图,你更认同哪一幅呢?请简述你的理由。 甲图             乙图 2.【具体分析】阅读《意境的意义》中王安石的诗歌,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横线处补上合适的内容。 3.【迁移运用】运用上述材料中有关意境的论述,推断老舍对白石老人画作“蛙声十里出山泉”赞叹不已的原因。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的作者苏轼,号_______居士。 2.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序恰当的语段,在横线上写出序号。 ①先秦文化元典不仅生动记录了古圣先贤对于生命的理解认知 ②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而且还为人类生命意识的形成提供了源头活水 ④并将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赓续传承,永远发扬光大 ⑤同时也不断昭示人们要理解生命真谛、丰富生命内涵、创造生命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端午节,奶奶像往年一样送来了端午食品一一绿豆糕,你却不领情,对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