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郝叟(hǎo sǒu)   诧异(chà)          哽住(gěng) B.祈祷(qí)            懊悔(ào)            挟(jiá) C.惩罚(chěng)       板凳(dèng)        捂(wǔ) D.紫藤(téng)        钥匙(yào shi)   赚(zhàn) 2、下列语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曝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B.这里春红已榭,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C.我侵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D.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特务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尴尬至极。 ②有一次,鲁迅在上海街头溜达,身后总跟着一个小特务盯梢。 ③鲁迅在我们的印象中,通常是这样的:须发直立、横眉怒目、呆板、严肃、无趣。 ④走着走着,鲁迅突然转身,故意把特务当成乞丐,掏出一块银圆递过去,说:“拿去买饭吧。” ⑤鲁迅则哈哈大笑,昂首而去。 ⑥可现当代作家夏衍说:“鲁迅幽默得要命。”当代画家陈丹青也说:“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A.③②④①⑤⑥ B.③⑥②④①⑤ C.②④①⑤③⑥ D.②⑤③⑥④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邓稼先之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级许许多多工作者,原因是因为人们都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B.我们应发扬光大邓稼先的事迹和精神,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C.杨振宁得知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完全是自力更生搞成功的,激动得热泪盈眶。 D.令我们崇敬的是,杨振宁这位科学大师,时刻支持和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建设。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②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④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⑥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默写杜牧《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当道,当权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知晓事情 B.即更刮目相待     另,另外             蒙辞以军中多务          说辞 C.孤岂欲卿治经   王侯的自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对朋友辈的敬称 D.但当涉猎            只是                      见往事耳                    罢了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使用了“现身说法”的方式,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一唱一和,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文中“治经”指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秋》等书。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中的“三日”是三天的意思,形容时间长。“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惊讶。这句话是吕蒙对孙劝赞叹的巧妙回应。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请比较分析选文与这首诗在劝学方式、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我的前面没有高山了” (1)1999年5月27日,尼泊尔当地时间早上7点。英国人汤姆?威塔格实现了他一生的梦想。经过8个小时精疲力尽的攀登,越过危机四伏的岩石和冰层,威塔格登上了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威塔格1979年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失去了右脚和膝盖,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上珠峰的残疾人。 (2)珠穆朗玛峰天地相连,时速161公里的狂风劲吹,气温能降至零下96摄氏度。但是对激情满怀的登山者来说,登上珠峰是冒险的最高奖赏,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3)敢于攀登珠峰的登山者要面对一系列的危险:被寒冷冻伤、被太阳灼伤、被雪的反射光刺成雪盲;呼吸寒冷空气能造成剧烈的咳嗽。此外,珠峰还有固有的危险:雪崩、深不见底的冰缝、残酷的暴风雪等。看来所得到的奖赏并不值所冒的死的危险。然而,自从1920年早期欧洲远征队创下首次登顶记录后,登顶的人从未间断过。每30个登山者中,就有一个永远长眠在山上。 (4)1979年车祸之后,医生们截去了威塔格的右腿,但这没有动摇他成为世界级登山者的决心。49岁的威塔格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名登山向导训练教练。威塔格在车祸后借助于假肢坚持登山,是什么激励他去攀登世界上最令人生畏的高峰呢?威塔格这样说:“为什么有人要跑马拉松或打橄榄球?就是要逼自己向一个更高更大的目标前进,能不能实现你自己并不知道。”1989年,威塔格到达珠峰7300米的高度,但是由于一场暴风雪被迫退回大本营。1995年,他又去珠峰,这次他到了8382米,但是他的身体在残酷的高山反应下垮掉了。 (5)1999年初的这次登顶成功则是威塔格第三次冲刺珠峰。 (6) 攀登珠峰最大的困难在于它的高海拔所导致的缺氧,登山者会得高山病,如脑水肿、肺水肿,这两种病足以致人于死地。但有趣的事,常常给登山者作向导的当地舍巴人却几乎不得高山病。科学家认为当地人携带了一种基因使之能有效的利用氧气。专家们认为挑战珠峰最好的训练方法是持续不断的攀登高山10~15年,真正获得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的严酷环境下生存的经验。 (7)威塔格第二次登顶失败后曾对记者说:“登山并没有升学那么难,大多数人都认为两次登珠峰足矣,但有人对我说,三次也不失为明智之举,所以我决定再试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8)威塔格的历史性攀登就像是一部惊险的影片,刚到大本营,时速161公里的风暴就摧毁了2号和3号营地的帐篷和设备。设立此营地是让登山者休息以适应当地的缺氧环境。后来威塔格又掉队了,一种感冒状的病毒使他虚弱得难以前进。几天后有些恢复之后,他到了4号营地,这里被称为“死亡之地”。此时他的三个伙伴安格拉、杰里斯和汤米只登上了珠峰的南峰——比最高峰低374米。狂风就迫使他们下撤。威塔格此时得了高山肺水肿,不得不从4号营地下撤到2号营地。基地医生用无线电通知他撤到大本营治疗以保证他的生命安全。 (9)经过一番激烈辩论,威塔格决定抓住攀登珠峰的最后机会。1999年5月24日早晨6点,威塔格、朋友杰夫和四个舍巴人出发登顶,3个难熬的日子过后,他和朋友杰夫登上了8848米巅峰。 (10)威塔格是怎么想的呢?不久前医生还说,如果他不放弃登山他很可能一命呜呼。他只说了一句话:“感谢上帝,我的面前没有高山了。” 1.同课文相比,本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威塔格攀登珠峰的可贵精神? 2.是什么使威塔格作出攀登珠峰的壮举的? 3.文章第三段列举攀登珠峰的危险,第六段介绍登峰的困难及训练方法,这对表现威塔格有什么作用? 4.“感谢上帝,我的面前没有高山了。”你如何理解威塔格的这句话?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陆游《游山西村》,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语言的实际运用。 最近,我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天,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了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需静听”的训规,便低头不语。对于小明的表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0字左右) 七、作文(共4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以身边的小人物为对象,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题二】生命之中,总有令人难以忘怀、久久回味的那一刻,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欣慰之后,也许是你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你领悟亲情的温暖之后…… 请以“那一刻,我___________”为题作文 要求:①如选择题二,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内容具体,情感真实; 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⑤不少于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