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鸣咽(yè)             蜷曲(juǎn)             道谦(qiàn) B.惊惶(huáng)       澎湃(péng)             咀嚼(jué) C.悬崖(yá)             闪铄(shuò)             篱笆(lí) D.欺诲(wǔ)            点缀(zhuì)               酣睡(hā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惧惮  烦琐  塌败  荒僻 B.惶恐  莫明其妙  谋死  震颤 C.诘问  滞笨  愧怍  撬开 D.筹划  门槛  尴尬  骇人听闻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 B.⑤⑥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⑤⑥ D.①②④⑤⑥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互鉴的“软”助力。 C.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新一代迎宾展示机器人是一款工作于室内环境,用于迎宾、讲解、接待、引领工作的智能型服务机器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名句默写。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4)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赵师秀《约客》) (6)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韩愈《晚春》) (7)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8)斯是陋室,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9)杜甫的《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让我们看到了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乙】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每句划一处。 (1)及 鲁 肃 过 寻 阳                                    (2)用 力 多 者 收 功 远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但当涉猎 (          )                 (2)即更刮目相待(          ) (3)迨能倍诵乃止(        )               (4)温公尝言(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或在马上,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甲乙两文都是讲的关于读书的事,甲文中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__,乙文中能概括司马光读书的主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填空) 5.甲文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什么作用?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紫藤萝瀑布》,完成下面小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著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好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⑪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选文以什么为写作线索?依次写了哪些内容?请概括。 2.选文结尾为什么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按要求品析下列句子 (1)“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这句中有哪些词用得精妙,请找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请结合全文内容,从物我交融的写作手法,分析该句表达作用。 4.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说说你从文中划线句子“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中获得的感悟。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课内阅读。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2.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3.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六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4.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5.有人说,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犯了“欺君之罪”。你的看法如何呢?请简述理由。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重庆中考改编)语言运用——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日子太清闲,便会多些空虚无聊;日子太忙碌,______________。无论哪一种日子,如果长此以往,生活便会出现危机。空虚无聊的或许会沉迷于某种嗜好而不可自拔,奔波劳累的恐怕会病痛缠身而苦不堪言。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所以说,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诸多的幸运与磨难,有诸多的成功与失败,有诸多的欢笑与哭泣……可这些,都将会是曾经,会成为过去,这些曾经的美好与悲伤终将被我们置于脑后,不恋也不恨。如果一味沉浸其中,只会徘徊不前,我们得学会忘记,因为人生总是从告别走向明天的。 请以“学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表达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书写正确、规范、美观;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