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常宁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提升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楷(kǎi)             硕果(shuò)             气冲斗牛(dòu) B.地壳(ké)                    校补(jiào)             锲而不舍(qiè) C.疏懒(shū)             慷慨(kǎi)             炯炯目光(jiǒnɡ) D.典籍(jí)                    独裁(cái)             潜心贯注(qiǎ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谣言  诞生  选骋  死而后已 B.挚友  戈璧  仰慕  层出不穷 C.癌症  决胜  胆识  妇儒皆知 D.睿智  叱咤  氢弹  锋芒毕露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今晚我要好好地睡一觉,养精蓄锐,好对付明天的考试。 B.李凯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我要去竞选班长。” C.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D.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针对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B.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C.《二泉映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法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 D.今年母亲节来临之前,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母亲节为自己的母亲自制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浓郁地营造出感恩母亲的节日气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 (虞世南《蝉》) (2)___________,凭轩涕洒流。 (            )《登岳阳楼》) (3)相呼相应湘江阔,___________。 (郑谷《鹧鸪》) (4)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5)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 (陶渊明《________》) (6)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7)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 (《木兰诗》) (8)稍近益狎,___________,驴不胜怒,蹄之。 (柳宗元《黔之驴》)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颊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山门圮于河(圮:倒塌) B.尔辈不能究物理(究:研究,探究) C.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 D.湮于沙上(湮:消失)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渐沉渐深耳 B.僧募金重修/乃石性坚重 C.湮于沙上/果得于数里外 D.一老河兵闻之/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3.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可据理臆断欤?(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吗?)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找到石兽。) D.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寺僧凭借经验,忽而在原地打捞,忽而去下游寻找,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B.讲学家脱离实际,空谈物理,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据理臆断”的态度。 C.老河兵却从石性、沙性和水流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判断应该到上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D.文章启示我们: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仅靠主观判断,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⑩“早埋了。” ⑪“呀,他什么时候……” ⑫“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⑬我没再多问。 ⑭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节选自《老王》作者:杨绛) 1.从“我”的角度简要地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选文描述了我对老王的什么心理?请简要分析。 3.选文中有两个划线的句子,请根据要求赏析。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从词语使用角度) ②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从人物描写角度) 4.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请简要谈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送魏二① [唐]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 ①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龙标尉时所作。 1.此诗写于什么时节?你从哪些词或句中可以得知? 2.该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这样虚实相间,寓情于景,巧妙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试分析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本文对长妈妈的刻画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描写。 (1)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 (2)她生得黄胖而矮。  ( )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如团圆梦、大学梦、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 请以“我的       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500字;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