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集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纤弱(xiān)         匀称(chèng)        惟妙惟肖(xiào) B.洨河(Xiáo)             池沼(zhǎo)              巧妙绝伦(lún) C.遒劲(jìn)                    钹声(bó)                    春寒料峭(qiào) D.窠外(kē)                    鳍状(qí)                    摩肩接踵(zhòng)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狼籍   踌躇   密匝匝   夷为平地 B.深渊   晶莹   缅桂花   变卖典质 C.臼齿   炫耀   一抔土   烟销云散 D.卑微   凋谢   石榴树   涵蓄深沉 3、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国文和英文,则必须学有素养,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 B.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C.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 D.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互联网发展在中国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引发全球瞩目,互联网“中国模式”正在海外市场被快速复制和传播。 B.董卿的《朗读者》除了书稿写得感人外,新书的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尝试使用AR技术,实现了文本与节目视频的无缝结合。 C.取消奖牌榜,无论是各省区市代表团还是运动员个人,才能放下心理包袱,回归体育本身,放手拼搏。 D.大型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在央视热播,“法治”二字强烈引发社会各界共鸣,也点燃了亿万人民建设法治中国的热情。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名句积累。 (1)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默写出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列以“为人·处世”为主题的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丙】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 1.选出下列加点词含义、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怒而诸侯惧     或置酒而招之 B.丈夫之冠也        黔娄之妻有言 C.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亦不详其姓字 D.以顺为正者       因以为号焉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 孝 基 徐 察 之 知 其 能 自 新 不 复 有 故 态。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2)得志,与民由之 (3)既醉而退 (4)其子丐于途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研读【乙】【丙】两文,探究陶渊明和张孝基是否符合【甲】文中孟子的大丈夫的标准?请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读下面的经典片段,填空并回答问题。 ①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②我从周恩来的一位以前的同学那里,从外国人称为中国“国民革命”的一九二五到二七年的大革命时代中与他共事的国民党人士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周恩来的情况。但是从周恩来自己身上,我后来还了解到更多的情况。他使我感到兴趣,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③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但是,像他同辈的许多其他人一样,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是他的兴趣从文学转移到别的方面去了。第一次革命(一九一一年)以后,中国的单纯的新文化运动开始有了比较严重的产物萌芽,这时周恩来便被卷到了社会革命运动中去,这个运动将使中国受到触及灵魂深处的震动。 ④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南开大学是天津得到美国教会支持的一所大学。他在班上成绩优异,在南开的三年都靠奖学金维持。接着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全国爆发起义,产生了争取民主和社会改革的运动,最后是一九一九年的学生运动。周恩来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狱。 ⑤周恩来获释后去了法国。他在战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同时成了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他在巴黎学习了两年,到英国去了几个月,又回到法国,接着又到德国学习了一年。他在一九二四年回国,已是个著名的革命组织者,回国后立即在广州与孙逸仙汇合,后者当时与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合作,准备发动国民革命。 ⑥周恩来二十六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做了布留赫尔将军的亲信,布留赫尔将军当时是黄埔军校的第一号俄国顾问,现在是苏联远东红军司令。对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来说,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是个克星。但是蒋介石还是不得不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那是因为周恩来在激进的学员中间影响很大。 1.以上经典片段出自《(            )》一书,作者是(            ) 2.以上选文介绍的是哪一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建国后他担任国务院(          )一职。 3.选文第①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4.选文第④段周恩来为什么被捕? 5.简析周恩来的革命经历。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是一首描写西湖胜景的诗歌。诗歌首联点题,描摹了春水_____的景象;中间两联细致描写莺、燕、花、草四种景物,展现了西湖的明媚春光;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_____之情。 2.同学们在复习春天主题的诗歌时发现,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浅草才能没马蹄”都传神地写出了早春小草的特点。你觉得是这样的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 (1)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 (2)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 (3)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 (4)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 七、作文(共40分) 人的一生要遇到很多人,陌生人、亲人、爱人、朋友……有没有那么一个人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以“给我印象最深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