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麂子 (jǐ)          累赘( zhuì)          修葺(qì)          悲天悯人(mǐn) B.卸却(xiè)       契约(qiè)          案牍(dú)          香气四溢(yì) C.德馨(xīng)     冗长(rǒng)        亵玩(xiè)        颠沛流离(diān pèi) D.商酌 (zhuó)       撵走(niǎn)        循环(xún)        鞠躬尽瘁 ( chuì) 2、下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朦胧 眩目 寒暄 仓皇失措 B.累赘 伶俐 辩论 不计其数 C.蹒跚 躬行 抱歉 唉声叹气 D.咀嚼 生蔬 执拗 颠沛流离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设共产主义的事业,是任重道远的责任,我们青年要立志为此奋斗终生。 B.他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终于可以一心一意地教书了。 C.这个人海阔天空地谈了半天,主题内容至今令人摸不着边。 D.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正因为他们有悲天悯人的胸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是社会之本,人的素质如何,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B.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C.今年“五一”期间,北海市消费者举报中心共接到投诉电话6起,同比下降了一倍。 D.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名句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斯是陋室,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项籍弃书捐剑 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②。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③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注】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②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③略:大概。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刘 邦 智 取 项 籍 以 力 斗 然 终 为 刘 所 败 乃 智 穷 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学书不成,去 (2)剑,一人敌 (3)不足学 (4)又不肯竟学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4.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①夜还很黑,空气中有些湿冷的雾气,心中更觉得渺茫。用力看看地,地上老像有一岗一岗的,及至放下脚去,却是平坦的。这种小心与受骗教他更不安静,几乎有些烦躁。爽性不去管地上了,眼往平里看,脚擦着地走。四外什么也看不见,就好像全世界的黑暗都在等着他似的,由黑暗中迈步,再走入黑暗中;身后跟着那不声不响的骆驼。 ②外面的黑暗渐渐习惯了,心中似乎停止了活动,他的眼不由的闭上了。不知道是往前走呢,还是已经站住了,心中只觉得一浪一浪的波动,似一片波动的黑海,黑暗与心接成一气,都渺茫,都起落,都恍惚。 ③他的头有些发晕,身上潮渌渌的难过,头发里发痒,两脚发酸,口中又干又涩。他想不起别的,只想可怜自己。可是,连自己的事也不大能详细的想了,他的头是那么虚空昏胀,仿佛刚想起自己,就又把自己忘记了,像将要灭的蜡烛,连自己也不能照明白了似的。再加上四围的黑暗,使他觉得像在一团黑气里浮荡,虽然知道自己还存在着,还往前迈步,可是没有别的东西来证明他准是在哪里走,就很像独自在荒海里浮着那样不敢相信自己。他永远没尝过这种惊疑不定的难过,与绝对的寂闷。 …… ④越走天越亮了;不错,亮处是在前面,他确是朝东走呢。即使他走错了路,方向可是不差;山在西,城在东,他晓得这个。四外由一致的漆黑,渐渐能分出深浅,虽然还辨不出颜色,可是田亩远树已都在普遍的灰暗中有了形状。星星渐稀,天上罩着一层似云又似雾的灰气,暗淡,可是比以前高起许多去。祥子仿佛敢抬起头来了。他也开始闻见路旁的草味,也听见几声鸟鸣;因为看见了渺茫的物形,他的耳目口鼻好似都恢复了应有的作用。他也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一切,虽然是那么破烂狼狈,可是能以相信自己确是还活着呢;好像噩梦初醒时那样觉得生命是何等的可爱。看完了他自己,他回头看了看骆驼——和他一样的难看,也一样的可爱。正是牲口脱毛的时候,骆驼身上已经都露出那灰红的皮,只有东一缕西一块的挂着些零散的,没力量的,随时可以脱掉的长毛,像些兽中的庞大的乞丐。顶可怜的是那长而无毛的脖子,那么长,那么秃,弯弯的,愚笨的,伸出老远,像条失意的瘦龙。可是祥子不憎嫌它们,不管它们是怎样的不体面,到底是些活东西。他承认自己是世上最有运气的人,上天送给他三条足以换一辆洋车的活宝贝;这不是天天能遇到的事。他忍不住的笑了出来。 ⑤灰天上透出些红色,地与远树显着更黑了;红色渐渐的与灰色融调起来,有的地方成为灰紫的,有的地方特别的红,而大部分的天色是葡萄灰的。又待了一会儿,红中透出明亮的金黄来,各种颜色都露出些光;忽然,一切东西都非常的清楚了。跟着,东方的早霞变成一片深红,头上的天显出蓝色。红霞碎开,金光一道一道的射出,横的是霞,直的是光,在天的东南角织成一部极伟大光华的蛛网:绿的田,树,野草,都由暗绿变为发光的翡翠。老松的干上染上了金红,飞鸟的翅儿闪起金光,一切的东西都带出笑意。祥子对着那片红光要大喊几声,自从一被大兵拉去,他似乎没看见过太阳,心中老在咒骂,头老低着,忘了还有日月,忘了老天。现在,他自由的走着路,越走越光明,太阳给草叶的露珠一点儿金光,也照亮了祥子的眉发,照暖了他的心。他忘了一切困苦,一切危险,一切疼痛;不管身上是怎样褴褛污浊,太阳的光明与热力并没将他除外,他是生活在一个有光有热力的宇宙里;他高兴,他想欢呼! ⑥看看身上的破衣,再看看身后的三匹脱毛的骆驼,他笑了笑。就凭四条这么不体面的人与牲口,他想,居然能逃出危险,能又朝着太阳走路,真透着奇怪!不必再想谁是谁非了,一切都是天意,他以为。他放了心,缓缓的走着,只要老天保佑他,什么也不必怕。走到什么地方了?不想问了,虽然田间已有男女来作工。走吧,就是一时卖不出骆驼去,似乎也没大关系了;先到城里再说,他渴想再看见城市,虽然那里没有父母亲戚,没有任何财产,可是那到底是他的家,全个的城都是他的家,一到那里他就有办法。远处有个村子,不小的一个村子,村外的柳树像一排高而绿的护兵,低头看着那些矮矮的房屋,屋上浮着些炊烟。远远的听到村犬的吠声,非常的好听。他一直奔了村子去,不想能遇到什么俏事,仿佛只是表示他什么也不怕,他是好人,当然不怕村里的良民;现在人人都是在光明和平的阳光下。假若可能的话,他想要一点水喝;就是要不到水也没关系;他既没死在山中,多渴一会儿算得了什么呢?!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1)下列选项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是(     ) A.劫后余生寻归途 B.朝着太阳走路 C.祥子的洋车梦 D.行走的骆驼 (2)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祥子看着和他一样难看的骆驼忍不住的笑,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交了好运。 B.祥子渴望回到城里生活,虽然是孤身一人,也没财产,但那里是他的家。 C.选文主要运用时间顺序来谋篇布局,除此之外,还运用了倒叙的写法。 D.选文没有过多的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却将祥子的形象塑造得很丰满。 (3)选文中有很多描写环境的句子,请从对比的角度选择几句来简析环境描写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4)选文最后一句话“?”“!”连用,请结合文段内容,从句子语气及人物形象两个角度简析这样使用的好处。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用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渲染出一种温馨的气氛。 B.后两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诗人仿佛已从“商女”那里听到了亡国之音。 C.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两句写秦淮夜景,后两句抒发感慨。 D.本诗寓情于景,构思细密精巧,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诗中的“犹唱”二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写法借鉴】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妙。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意也更丰富了。这样写也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的称赞了。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赞颂某人对工作、学习的热爱,注意用词的精妙。(150字左右)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高兴”“觉得温暖”“遗憾”“后悔”等;(2)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