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甘南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怂恿(cóng)   凝望   惩戒(chéng)   叮嘱 B.消耗(hào)   预警   冤枉(wang)   逃避 C.懒惰(duò)   辨护   怅然(zhàng)   乞丐 D.一缕(lǚ)   优郁   蜷伏(juǎn)   芙蓉鸟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B.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C.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丁,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阴蔽?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家用空调过滤网上的有害细菌超标,就会增加使用者患气管炎和鼻炎等疾病的风险。 B.为了让市民及时了解更多的政府信息,南京市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微博城市广场。 C.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D.今年国庆节期间,无论高速公路是否收费,预计广东省内的自驾出游车辆都不会减少。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3)《〈论语〉十二章》: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夜上受降城闻笛》: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6)《潼关》: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十二章》中表明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夜雨寄北》中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企盼重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②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③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④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⑤世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wěi)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⑥。 【注】①孔文举:即孔融,字文举,汉末文学家。②中表:古代称父亲血统的亲戚为“内”,称父亲血统之外的亲戚为“外”(如:“外父”即为岳父,“外甥”即为姊妹之子)。外为表,内为中,合而称之“中表”。③仆:我,古代谦称。④伯阳:即老子李耳,道学创始人。⑤君奕:即李元礼。⑥踧踖(cù 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日月之行(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元礼与客莫不奇之(代词,代指这件事)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D.人以其语语之(句末语气词,无意义)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断句。(断3处)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4.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下列句子中“大”的表达效果。 韪大踧踖。 《古代汉语词典》中“大”的义项:①与“小”相对。②重视。③大大地、非常地。④通“泰”。⑤大夫,宦名。⑥专家、行家。 5.【甲】【乙】两文中的儿童元方和孔文举都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是否赞同他们对待客人的态度?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整,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③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④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⑤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⑥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⑦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枇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⑧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⑨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整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蜂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选段文字从视觉、听觉、味觉三个角度,从形状、颜色、声音、味道四个方面具体刻画景物,请写出描写下列特点的语句。 ①形状:高大的皂荚树、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②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声音;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④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选文引用“美女蛇的传说”,从记叙顺序看属于什么?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⑦段划线句子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古诗赏析。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2.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指出下面句了所用的修辞方法。 (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 七、作文(共40分) 老舍《济南的冬天》运用了大量的拟人,使得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提升了文章的感染力。请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有什么特点。(15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写法分析】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行为。这段话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小山和济南人的形象和情感,形象地写出济南冬天的暖和。在写景抒情类的文章中,若能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