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想那缥缈(piāo miǎo)的空中 B.白昼(bái zhòu)有一条神秘的航线 C.当它卸下批闪烁(lì)的白银 D.船上却焚(fén)起了大火 2、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均无误的一项是(       ) A.慷慨(kài)     帐篷(péng)   废墟(xū)       薰衣草(xun) B.溜达(liū)     呼啸(xiào)   应征(yìng)   白桦树(huà) C.微薄(báo)     急燥(zào)     戳穿(chuō)   山毛榉(jǔ) D.酬劳(chóu)   坍塌(dān)     滚烫(tàng)   热腾腾(téng)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B.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 C.下了火车,吃过早饭,年少的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奔向了海边。 D.我坐在飞驰的列车上,看着窗外的沧海桑田,内心感慨万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B.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默写。 (1)母亲啊!_____,_____,_____,除了你,______?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 (3)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4)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枝上,_______,_______。 (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既表现节日思乡,也表示对百姓疾苦的关切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 (6)绿色,是富于生机的颜色,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含有“绿”字的古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词中咏“雪”的名句很多,结合《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表达意境写出一句咏雪的佳句: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静以修身(       )     (2)非学无以广才(       )     (3)年与时驰(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作者阐述“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求学的过程中要有坚定的志向,心无旁骛。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C.作者先提出”静以修身“的观点,指出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接下来先反后正,论述了“静“与“学”“志”三者的关系。最后一句,再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 D.从文章中可知,成才需要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春》相关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选段中划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______,喻体是______。 2.品读并赏析语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春风本无形、无色、无味,可作者却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春》中的雨细密轻盈、润物无声,《雨的四季》中雨春而娇媚美丽,夏而热烈粗犷,秋而端庄沉静,冬而自然平静。你对春雨有什么感受,请运用不少于一种修辞手法描绘一幅你认为最美的春雨图。(不少于40字)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①,影入平羌江水流②。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①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②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呈现的画面。 2.本诗与《渡荆门送别》都是李白出四川时的作品,两首诗的情感有什么共同点?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就生活中自己所熟悉的小动物,抓住其特点,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