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广袤(mào)             积攒(zǎn)            疆域(jiāng)             相得益彰(zhāng) B.惊骇(hài)             游弋(yì)             储藏(chǔ)                 自惭形秽(huì) C.憎恶(zèng)            麾下(huī)            剥除(bō)                  间不容发(fā) D.濡养(rú)               坍塌(tān)            泥泞(nìng)               金戈铁马(gē)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血肉之躯   荡气回肠   不动生色   好吃懒做 B.膀阔腰圆   芒刺在背   勾魂索命   望眼欲穿 C.一气呵成   无精打采   异想天开   白废功夫 D.舍生取义   德隆望尊   慧星袭月   俗子胸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家的作品,言辞脱口而出,没有矫揉造作的姿态。 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 B.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5)__________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在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好友的深情厚谊。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于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选自《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颜见辞色。文正(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惠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选自《过庭录》)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而或长烟一空(        ) (2)此乐何极(        ) (3)自庆阳帅谪巴陵(        ) (4)子京忽以书抵文正(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 B.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 C.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 D.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愤郁颇见辞色。 4.【甲】文中“古仁人”和那些心境受自然风物好坏影响的“迁客骚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能够_________________。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襟怀。从【乙】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写《岳阳楼记》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结合生活实际,阐述你的看法。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本文的论证方式是:__;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分析:这里的引号表示着重论述。 B.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分析:分号表示词语之间的并列关系。 C.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分析:这里的问号表示反问,意思是这样的人并不少。 D.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分析:省略号表示还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 3.今年正值“五四”百年纪念,前人用他们的青春诠释了“中国的脊梁”的真正含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如何理解“中国的脊梁”的含义?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______(朝代)小说家。这是一部以______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 七、作文(共40分) 远方也许有撩动心弦的风景,远方也许有点燃梦想的灯塔,远方也许有绵绵不尽的思念……远方是现实的延展,是以踏实为路基,以奋斗为底色成就的精彩。 请以“远方”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给的字格;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体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