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提升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桥堍(tù)        驱遣(qiǎn)       飞掠(lüè) B.契合(qiè)       拘泥(jū)          几缕(lǚ) C.着手(zhuó)     苟安(gōu)       怅然(chàng) D.记载(zǎi)       企鹅(qǐ)          潜水(qiǎn) 2、三班同学通过探究书法与人品性之间的关系,希望同学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性。他们选取了四幅书法作品进行说明,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陶渊明《拟古九首帖》   李白《上阳台帖》   颜真卿《多宝塔碑》(拓本)   毛泽东《七律·长征》 A.从《拟古九首帖》方正古拙的行楷中,得以窥见魏晋文人身上的洒脱风韵。 B.从《上阳台帖》苍劲挺秀的行书中,能够体味李白恃才放旷的豪情与孤傲。 C.从《多宝塔碑》骨力遒劲的楷书中,仿佛目睹颜真卿刚直不屈的铮铮铁骨。 D.从《七律·长征》豪迈的草书中,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指点江山的气概。 3、下列句子是有关我国传统礼节——座次的表述,依据其内在关联组成语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便坐于此,故有“南面称帝”之说; ②“堂”多用于举办活动,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为尊贵; ③我国古代建筑格局通常为前堂后室。 ④而沿用至今的“左尊右卑”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 ⑤“室”则用于居住,一般东西长,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A.③④②⑤① B.②④①⑤③ C.③②①⑤④ D.②③⑤①④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 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 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美国政府挑起贸易摩擦,企图遏制中国发展,这种做法不但会伤及自身,更将伤害国际经济体系,不得人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在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B.请广于君/居天下之广居 C.聂政之刺韩傀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秦王色挠/色愈恭,礼愈至 2.把“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秦王盛气凌人的质问,唐雎沉着冷静,从容应战,他以断然否定和严正反击,表现了维护国土的坚定立场。 B.唐雎连用三个“士之怒”的事例反击秦王对“布衣之怒”的歪曲丑化,根本目的是要展示“士”的胆色和傲气。 C.秦王两次提到韩、魏两国的灭亡,前者是炫耀武功以从气势上击垮唐雎,后者是为缓和与唐雎之间的激烈矛盾。 D.唐雎“挺剑而起”与秦王“长跪而谢”形成强烈对比,气氛一下从尖锐激烈的白热化彻底扭转,秦王威风扫地。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山水画的意境》,完成下面小题。 ①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②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③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④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⑤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⑥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⑦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⑧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⑨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2.请用原文回答意境和意匠的关系。 3.第⑤自然段写齐白石画虾,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中说:“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这两首古诗词,完成任务。 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① 三过平山堂②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③。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被贬密州,途径扬州时所作。②平山堂:在扬州大明寺侧,欧阳修所建。③龙蛇飞动:指欧阳修在平山堂壁留题之墨迹。 小金和小榜就苏轼的这两首诗词展开一番讨论: 小金:我从苏轼《西江月·平山堂》的___(一个字)读到他对恩师欧阳修的思念、缅怀之情。 小榜:《西江月·平山堂》除了缅怀之情,我还读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 小金:我感觉“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这句的情感似乎和《江城子·密州出猎》所表达的情感不一样,你怎么看? 小榜: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阅读下面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给“5G”下定义。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指的是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第五代,也是4G之后的延伸。这一新的通信技术名为Nomadic   Local   Area   Wireless   Access,简称NoLA。据悉,手机在利用该技术后,无线下载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6G甚至更快,使用该技术下载一部DVD标准格式的电影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按欧盟此前的计划,5G网络将于2020年推出。对于这一时间,业界多数企业持相同的看法。届时移动宽带用户峰值速率将超过10Gbps,是当前4G网络速度是100倍。欧盟预计5G数据流量高峰将在2040年左右出现。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适者生存是自然的选择,舍生取义是孟子的选择,先忧后乐是范仲淹的选择……选择时时见勇气,处处显智慧。 请以“美好的选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