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确凿(záo)   哺育(fǔ)   喧嚣   一拍既合 B.炽痛(zhì)   重荷(hè)   磐石   无遐及此 C.亘古(gèng) 污秽(huì) 仰幕   锋芒毕露 D.斑斓(lán)   胡骑(jì)   幽寂   迥乎不同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闲遐  耐人寻味  精疲力竭  扬扬得意 B.凛冽  五脏六腑  精打细算  勇往直前 C.遗孀  姗姗来迟  千钧重负  小心冀冀 D.严瑾  天涯海角  心有灵犀  海市蜃楼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经过一天的颠沛流离,我们来到了位于哈密市前进东路的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供电段。 B.他处理问题时,常常自作聪明,事情办砸了又推给别人,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C.学校附近的十几个农民擅自到教学楼下开凿煤窑,导致教学楼墙壁出现裂缝,地基下陷,全校两千多名师生整日屏息凝神,担惊受怕。 D.当他拿起指挥棒,沉浸在音乐中时,一种文化上的脉动令他感到与现场观众心有灵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颜真卿公园在设计上结合了充分的地形地貌特点。 B.减河湿地公园已成为德州市不可多得的旅游观光地之一。 C.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D.春节前夕,许多商家举行商品打折促销,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4)诗歌言志。陆游《游山西村》中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表达诗人辞官以后仍有作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 (2)亭亭净植(     )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4)宜乎众矣(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2)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乙】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①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②然丹者为槁木,黟然③黑者为星星④。奈何⑤以非金石之质⑥,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⑦,亦何恨乎秋声! (选自欧阳修《秋声赋》,有删改) 【注释】①有时:有固定时限。②渥(wò):红润的脸色。③黟(yī)然:形容黑的样子。④星星:鬓发花白的样子。⑤奈何:为何。⑥非金石之质:指人体不能像金石那样长久。⑦戕(qiāng)贼:残害。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万物劳其形/劳其筋骨 B.欲与草木而争荣/夕日欲颓 C.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念谁为之戕贼/念无与为乐者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嗟 夫 草 木 无 情 有 时 飘 零 人 为 动 物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甲】文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花的? (2)【甲】文和【乙】文都借“草木”言志,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两个文段所言之“志”有何不同。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⑴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 ⑵我是母亲的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的打针吃药,细心的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⑶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或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自己。 ⑷深秋的一天,我又发烧了。父亲迅速地给我穿戴好,用自行车带我去镇上的医院。镇医院离家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我已是非常熟悉了……出了医院已是9点多了,小镇上早已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晴朗的天,阳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无声地哭泣着,泪水将父亲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他感到了什么,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咱们抄小路能近点。”我从来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宽,渠岸大约一米宽,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有了一丝困意。 ⑸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我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父亲说:“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我蹲在了路边兴奋地看着这些花,A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一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加上一大片白色野菊花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那一刻,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 ⑹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一饮而尽。只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⑺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健康地长大,并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B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 1.题目“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文意回答。 2.本文有不少精彩的语句,请将文中画线的A、B两处选择一处,并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 3.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找出一处并加以分析。 4.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它与文章所表达的主旨相同吗?它们又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的认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材料:我们无法选择出生,无法选择父母,我们无法选择出生的历史时期与国家,以及成长的周遭环境。但是,在这些无法选择之中,我们的确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是勇敢无畏还是胆小怯懦,是目标坚定还是随波逐流。不论世界对我们所做的选择和决定有多么漠不关心,这些选择和决定是我们自己做出的。总而言之,这些选择和决定最终将构筑我们自己的命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木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以______字领起。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豪情壮志。 2.请简要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诗。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 材料一: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七、作文(共40分) 写文章时,引用诗句、格言、典故、古代典籍等,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加强真实性,使文章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如文中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一文,表明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突出其工作的艰辛,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突出了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忠诚之心。 【片段仿写】请你用引用的方法写一段话。(引用古诗文、资料、格言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