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一等奖 明天要远足教学实录一等奖(五篇)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年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一等奖 明天要远足教学实录一等奖(五篇) 2023年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一等奖 明天要远足教学实录一等奖篇一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会认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运用多种不同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朗读才华,使学生感受课文的童趣。教学重点 运用不同形式朗读课文,感受其中的趣味,激发对文字的热爱。教学难点 能将感受到的表达出来。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 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 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② 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远足”呢?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她都想到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 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目——() 耂——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习第二小节。指名读,思考: 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 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预设: 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 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 ①课件出示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 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 学习“同”字,认识“冂”。组词:同学。“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 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学习“什、才、亮”。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 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 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心情了。同学们试着读读。 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读。 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学”是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 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学生临写。 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2.布置作业。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板书设计: 海 多种颜色 云 洁白柔软 2023年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一等奖 明天要远足教学实录一等奖篇二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个人心情的表达。本篇课文在本次单元所处的位置是开头,二本四单元中的作用是开篇明义,后面课文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11个生字,会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会认偏旁目字旁、京字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做到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会认“目”偏旁。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二)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季)那么在秋天,你们和家人都进行过什么活动呢?(爬山、赏菊)活动前爸爸妈妈都做了哪些准备活动呀? 2.师: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远足了。你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去很远的地方旅行) / 4 3.师:走!我们现在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主默读课文1分钟,并为不认识的生字做上标志,根据拼音进行拼读,不会的生字可以询问前后左右的同学。 2.全班朗读课文。 3.教师纠正字音,帮助学生熟记生字。 课件出示:睡、着、海、真、老、师、吗、同、什、才、亮。 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那” 鼻音,“老、亮” 边音,“睡、真、师、什” 翘舌,“吗” 轻声。 4.摘苹果 用课件展示上面所学习的11个生字,让学生起来读检查学生的记忆情况。分小组比赛看哪一组认识的字最多。 5.再读课文 (三)生字识记 课件展示分别展示出“睡、亮、才、明、同、学”的笔顺结构,指导学生学写生字,并组词练习。用部件拆分法学习“睡、亮、明、同、学”,用比较法学习“才”字。 (四)谜语猜字 眼 睛 垂 下 来——睡 树 木 只 有 一 条 腿 ——才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一张嘴,几字往里藏 ——亮 月亮挑着一个太阳 ——明 八字头——学 马 用 口 问 话 ——吗 一 个 人 靠 着 十 字 架 ——什 门虽设而常关——才(备用)半阴半晴——明(备用) (五)说出下列偏旁名称 课件展示一下内容: / 4 1.目——目字旁 列:睡 2.日——日字旁 列:明、晚 3.亠——京字头 列:京、亮、高 4.——学字头 列:学、觉 5.冂——同字匡 列:同、再、周 第二课时 (一)、温故导入 1、师:同学们,课文中散落着许多美丽的“贝壳”,你看到了吗?(课件出示“学海拾贝”。)谁能给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 2、鼓励学生自由举手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二)、学习诗歌 1、第一节诗歌学习 首先,让学生朗读诗歌。其次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读“那”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