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义乌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yàn)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hóu)知识。 B.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 C.大雁顺着弯曲(qū)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shòu)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D.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qiào)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xī)大浪。 2、下面词语 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燥        诀窍        候鸟        贻笑大方 B.袒护        掂量        粗犷        消声匿迹 C.漫骂        矫健        毕竟        安分守己 D.提纲        松驰        渎职        各行其是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金融系统分崩离析的风险,出席达沃斯年会的代表们已经达成一致,将呼吁共同采取全球性解决方案,应对危机。 B.连续不断的余震,让当地居民担惊受怕,无法安心生活。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身体是事 业成功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都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B.这腰鼓,……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却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我家今年收入近5万元左右,比起去年来可是强多了。 D.通过观看腰鼓表演,使我领略到了陕西汉子的豪迈激情。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理解性默写。 (1)诗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罔不因势象形(因:顺着、就着) B.曾不盈寸(曾:竟然) C.佛印绝类弥勒(类:同类) D.尝贻余核舟一(贻:赠)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箬篷覆之   石青糁之 B.中轩敞者为舱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能以径寸之木   以其境过清 D.若听茶声然   屋舍俨然 3.对下列文言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翻译: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翻译: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翻译:他们的两膝相对比,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翻译: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清楚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B.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C.文中最为精彩传神的是对人物雕像的描摹,做到了形神飞动,各具情态。 D.作者介绍这只核舟,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又是按照船头、船中、船尾的顺序来写的。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1)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2)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3)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4)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 ℃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5)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6)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7)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8)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9)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10)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11)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1.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斯石英”,“斯石英”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二氧化硅。 B.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碳原子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的这种变化加快。 C.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D.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的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 2.“金刚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简答。 3.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 ②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4.选文第(4)段括号中的话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简答。 5.选文第(7)段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句中加点词语“似乎”与“肯定”是否矛盾?应该如何理解?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卜算子·咏梅》,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下列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驿外”“断桥”写出梅花生长环境恶劣,体现它寂寥孤独的生存状态。 B.“已是黄昏独自愁”运用夸张手法写梅花暮雨黄昏的愁苦,表现处境的悲凉。 C.“碾”字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后的情景。 D.词的下片写梅花无意争春,却惹众花嫉妒,饱受摧残仍香气不改,精神犹在。 2.这首词主要运用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一位同学在做摘抄时,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傅雷家书》两本名著中各摘抄了一段话: A.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B.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这两段话有着不谋而合的观点,请你试着概括出来: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说,科技是普及性的事业,公众不仅要了解科学知识,还要了解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明白滥用科技对人类带来的不良影响,反对那些唯利是图、利用科技做对人类造成危害的事情。 读了上述这段话,你一定有自己的见闻、感想和体验。请以“科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