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铁岭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朝(zhāo)   风骚(sāo)       摇曳(yè)       成吉思汗(hàn) B.丰润(rùn)     娉婷(pīn)       分(fèn)外       鲜妍(yán) C.吹刮(ɡuā)     呢喃(ne)        枉然(wǎnɡ)   顿失滔滔(tāo) D.谐奏(zòu)     凝望(níng)     折腰(zhé)       忧戚(qī)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整个教室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国军官视查时的场景,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低沉地哼。 B.在新疆叶城突然看到辽阔的幽深绿色之后,我的第一反应竟是悚然,震惊中紧闭了双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闪电,眼神荒疏了忘却了这人间最滋润的色彩,以为是虚妄的梦境。 C.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墨守成规,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D.人不能死于盲从。不懂得怀疑一切的人,眼睛里永远都无法流露出睿智的目光。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项是(   ) ①对历史名人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襄阳城市文化,探求襄阳城市精神。 ②宋玉、刘秀、诸葛亮、孟浩然、米芾等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为国人所熟知。 ③在其丰厚的底蕴中,众多著名人物构成其鲜亮的一笔。 ④这些名人不仅是襄阳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瑰宝。 ⑤襄阳是国家历史名城,底蕴丰厚,魅力四射。 A.⑤③②④① B.①②④⑤③ C.⑤③①②④ D.①⑤③④②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B.由于国际关系结构性矛盾加剧并引发新危机的挑战,使大国博弈加剧。 C.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D.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和鉴别。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很多人用诗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再如席蔡蓉《乡愁》中的“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你还知道哪些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文名句?请写出一例。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醉翁之意不在酒(                    ) (2)树林阴翳(                    ) (3)云归而岩穴暝(                    )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丰乐亭记》) 3.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于是疏泉凿石/饭疏食 C.遂书以名其亭焉/答谢中书书 D.掇幽芳而荫乔木/野芳发而幽香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为 本 其 山 川 道 其 风 俗 之 美 使 民 知 所 以 安 此 丰 年 之 乐 者 幸 生 无 事 之 时 也。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乙】文第二段写了欧阳修哪些“乐”? (2)【甲】【乙】两文作者都是欧阳修,但是写法上有明显不同,请说一说。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后汉书·虞诩传》记载,东汉名将虞诩将赴任的朝歌一地,当时正发生叛乱,朋友闻讯后都为他的安危担心,纷纷劝他别去。虞诩却坦然笑答:“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明知山有鹿,偏向虎山行”,危难时刻显身手,虞诩这种“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②担当需要勇气。上世纪60年代石油大会战,铁人王进喜率领的钻井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是上”“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终于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这种时代担当,首先靠的就是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 ③担当需要正气。当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身边跟差提醒说,鸦片由来已久,且官商勾结,不可深查,与其得罪权贵和洋人,不如明哲保身,给自己留条退路。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道之。”现实生活中,有人遇到棘手问题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躲,遇事不敢担风险,守摊度日不作为。怕承担责任,怕影响个人名节,怕丢乌纱帽。表面上一个“怕”字,实际上是“私”字作怪,缺少勇于担当的正气。 ④担当需要能力。《水浒传》里的洪教头,连喊几个“来!来!来!”结果被人家轻松打倒;《三国演义》中的马谡,敢立军令状守街亭,却因纸上谈兵、刚愎自用是了街亭,丢了性命。没有能力的担当,样子做得再足,终究只是花架子。 ⑤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担当方有大作为。今天,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给我们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但是,敢于担当绝不是停留在嘴边,而是落到踏踏实卖的行动上。只有这样,个人的担当才会真正推动集体事业的进步,个人的梦想才能融入更多人的梦想!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③段主要支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请简述选文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① 刘长卿 三年谪宦②此栖迟③,万古惟留楚客④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⑤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⑥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作者因遭诬陷被贬为睦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②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③栖迟:停留,居留。④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⑤汉文:指汉文帝刘恒。⑥吊: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在贾谊古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气氛,为下文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句子。 倾听是心灵的水珠,能折射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倾听是一缕清风,能吹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确定立意;符合文体;②不要套写,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