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提升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气魄(pò)   狂澜(lán) 胸膛(táng)山涧(jiàn) B.喧闹(xuān)榜样(bǎng)丰饶(ráo) 哺育(pǔ) C.气氛(fēn) 镐头(gǎo) 禾稻(dào) 惩罚(chěng) D.诧异(chà) 懊悔(ào)   默契(qiè) 字帖(tiè) 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租借  宰割  悲惨  鲜为人知 B.奠基  拔尖  难堪  妇儒皆知 C.忠厚  选聘  震荡  真诚坦白 D.摄制  彷徨  挚友  层出不穷 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小明做事认真负责,熟悉业务,这次我们当之无愧地推荐小明负责此项工作。 B.《成语词典》那么厚,叫人惨不忍睹,我一看见它就头晕。 C.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共场合销声匿迹了。 D.日军在二战中干了许多坏事,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B.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20个国家、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 C.经过美国的持续狂轰乱炸,使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已基本土崩瓦解。 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2)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3)《逢入京使》中抒发诗人思念亲人却只能托人捎去自己口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动物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借“昏鸦”渲染一种冷寂暗淡的氛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借“蛙声”渲染一种清新恬静的氛围。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李盛仙《夏日赏荷》)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陶后鲜有闻 (3)实为花中仙子也               (4)余以为妙绝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虚词用法和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释担而立 B.结友而别 C.濯清涟而不妖 D.忽有大雨倾盆而至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4.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5.对比阅读甲乙两文,填写下面两空,说说说甲乙两文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甲文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格;乙文通过对荷花的形态的具体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____________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2.结合语境,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3.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A.①无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对比 B.①反复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引用 C.①无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对比 D.①反复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引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出自《岑参集校注》,这首诗写于赴任途中。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B.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不可遏止。东望故园,长路漫漫,亲人远隔,怎能不让人泪雨滂沱!因此,诗人沉浸在了思乡的悲苦中。 C.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用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D.这里不说旅途艰辛,不说回家无期,万千思念,尽在一声“传语”中。 2.“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钟”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修改病句。 (1)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被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左右,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心里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 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