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南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端详(xiáng)        叱咤(chà)                 商酌(zhuó)            飞皇腾达 B.譬(bì)如             阔绰(chuò)               妥帖(tiē)               不可明状 C.魁梧(wú)            侥幸(jiǎo)                 装潢(huáng)            屏气凝神 D.张皇(huáng)            恭维(wěi)             濒(bīn)临               与日具增 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仆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 B.它后边跟着追来一个人,穿着浆硬的花布衬衫和敞着怀的坎肩。 C.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晴,“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 D.前腿劈开,浑身发抖一原来是一条白毛的小猎狗,脸尖尖的,背上有块黄班。 3、下列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语言文字   伟大祖国   花儿开放   踢几脚球 (分析: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B.时钟“当、当、当、当……”敲了9下,我断定他今晚大约不会来了。 (分析:句中“断定”和“大约”自相矛盾,修改时要删去“大约”一词。) C.《智取生辰纲》一文故事情节抑扬顿挫,让人读后难以忘怀。 (分析:这句话中成语“抑扬顿挫”的运用准确无误。) D.契诃夫小说《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军大衣穿了又脱、脱了又穿的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勾画出他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揭示了他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4、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 B.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C.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一—这句话有语病。 D.这篇文章,语言艰涩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一加点成语运用准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填空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 (3)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______。 (4)《观刈麦》中描写农民劳作环境恶劣、表现农民生活艰辛的语句:_______,_______。 (5)在联想集团处于经营困境时,“联想之父”柳传志再度出山担任集团董事长,真可谓“________ ,_________。”(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空。)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文言文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非木柿/故大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益慕圣贤之道/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 C.足肤皲裂而不知/食不饱,力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 D.以中有足乐者/皆以美于徐公/以光先帝遗德 2.下列对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克服了无书、无师、求学路途遥远、生活艰苫等重重困难。 B.作者详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略写现在的成就,鼓励青年一辈努力学习,力求做到“业有精”,“德有成”,属于欲扬先抑的写法。 C.文中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求学诚恳、执着、机智。 D.好的品德修养是作者终能学有所成的土壤,因而作者得以“遍观群书”,得以“硕师名人与游”,得以“预君子之列”。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起,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了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们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4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 ④                  。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选自2018年5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第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 2.第③段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 3.给第④段空缺处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内容连贯。 4.简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5.联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80~100字) 5月14日,川航空客A319在飞经成都上方时驾驶舱右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面对瞬间释放的驾驶舱压力、每秒250米的直面风、零下40℃的低温和大部分设备失灵的困境,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凭借技术和经验成功迫降。机长刘传健被人们称为“英雄机长”。 五、诗歌鉴赏(共5分) 破阵子•为阵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军容浩大、军乐雄壮、烘托士气之壮。 B.“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C.全词描写了抗金战斗生活的情景,时间上由夜到晓,再说白天;环境则由营幕之内到整个军营,再写到沙场上。 D.这首词描写了他梦境中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未酬、报国无路的悲愤。 2.这首词题为“壮词”,你认为“壮”在哪里?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欣赏一些李可染的画作,如《万山红遍》,然后谈谈自己欣赏后的体会。 七、作文(共40分) 面对写作业与看电脑玩游戏的两难选择的时候,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斗争,写一下自己的心理活动,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