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贵溪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壑(hè)        潺潺(chán)       波澜(lán)          伛偻(qū) B.谪守(zhé)       汀兰(dīng)       酿泉(niàng)       毳衣(cuì) C.霏霏(fēi)        颓然(tuí)        偕忘(xié)          阴翳(yì) D.楫摧(jí)          淫雨(yín)        雾凇(sōng)        更定(gè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绸缎 游戈 强聒不舍 自吹自擂 B.灰烬 惊骇 以意孤行 矫揉造做 C.佝偻 旁骛 相得益彰 富丽堂惶 D.自持 遗憾 形销骨立 断章取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在心里无动于衷。 B.暑假即将来临,许多资质不全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C.那一天,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处传递着幸福的味道。 D.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夸夸其谈,赢得了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 B.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即将退休的驻村干部李辉埋头苦干,面对别人“一把年纪, 何必拼命”的劝说,他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心志。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伛偻提携 ____(2)泉香而酒洌 ____(3)或醉且劳矣 ____(4)则必即丰乐以饮___ 2.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临溪而渔        则必即醒心而望 B.行者休于树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D.醒能述以文者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3.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4.(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最后的常春藤叶 【美】欧·亨利 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住着不少画家,他们寻求朝北的窗户以及低廉的房租。苏艾和琼珊也在此合租了一个房间。 年底,肺炎在不断蔓延,琼珊也被感染了。她病得很严重,躺在一张铁床上,一动也不动,凝望着窗对面的空墙。 一天早晨,医生对苏艾说:“要治好,可能只有一成希望,这全在她自己要不要活,她是满肚子以为自己活不成了。人不想活,任何药都无效。” 医生走后,苏艾伤心地痛哭一场。屋子里,琼珊一动不动地躺着,被子底下的身体纹丝不动。苏艾走进来的时候以为她睡着了。忽然,传来一个低微的声音。重复着,苏艾快步走到床边,琼珊的眼睛睁得很大,望着窗外,数着:“9、8、7……” 苏艾看着窗外,满是疑惑:有什么可数的呢?一个空荡荡得到院子,一堵空墙,一棵衰败的常春藤,藤上的叶子几乎都被吹掉了,只剩下些光秃秃的枝条缠附在剥落的砖块上。 “6,”琼珊几乎已是耳语。“越落越快了,三天前还有一百多片。又掉了!只剩五片了。” “五片?什么?” “叶子,等最后一片掉下来,我也就要去了。难道医生没有告诉你?” “哟,那些破叶子跟你的病有什么相干?不要说傻话了,医生今天早晨还说你就快好了,喝点汤吧!” 琼珊直盯着窗外说:“不,我不想喝。又落了,只剩四片了!等最后一片掉下,我 也就去了。” “琼珊。答应我不要瞧窗外。行吗?” 琼珊闭了眼睛,脸色苍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就像是座横倒在地上的雕像。 “你睡会儿,我去把贝尔曼叫来,给我当那幅‘老矿工’的模特儿。” 贝尔曼是个画家。他年过六十,画画四十年,总说就要画他的那幅杰作了,可到现在也没有动笔。他除了偶尔画点广告外,什么也没画。他喝酒毫无节制,是一个火气十足的小老头子,十分瞧不起别人的温情。苏艾走进楼下他那间光线黯淡的小屋,他满嘴的酒气,两只发红的眼睛迎风流着泪。苏艾把琼珊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他嗤笑道:“世上竟有人蠢到因为那些该死的常春藤叶子落掉就想死?哎,可怜!”他喊道。 他们一起上楼,琼珊睡着了。他们不由得瞅着窗外那棵常春藤,都默默无言。贝尔曼当完模特就走了。大片的雪花伴着寒冷的雨不停地落下。 “把窗帘拉起来,我要看看。”琼珊第二天早晨醒来就低声地命令苏艾。 然而,看呀!一夜的风雨吹打,砖墙上还挂着一片藤叶。它是常春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茎部仍是深绿色,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枯萎发黄,它傲然挂在一根离地二十多英尺的藤枝上。 “最后一片!我以为它不在了。今天它一定会落,我也会死的。”琼珊说。 白天总算过去了。暮色中,那片孤零零的藤叶紧紧地依附在靠墙的枝上。夜里,北风呼啸,拍打着窗户,雨水从屋檐上流泻下来。 天刚亮,琼珊就吩咐苏艾拉开窗帘。那片枯藤叶仍在那里。琼珊躺着,盯着看了许久。“苏艾,我是个坏女孩。想死是有罪的,天意让那片藤叶留着来证明我的坏。你给我拿点汤来吧!”她突然喊道。下午,医生来了,临走对苏艾说:“她很快会好的。现在我得去楼下看另一个病人,他叫贝尔曼,也是肺炎。但年纪太大,病得很重,恐怕治不好了。” 房间里,琼珊平静地靠着床织着一条蓝色披肩。“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亲爱的!”苏艾走过来抱着琼珊说:“贝尔曼先生患肺炎今天在医院里去世了。他只病了两天。从我们这儿离开后的第二天早晨,门房发现他痛得动弹不了,全身也都湿透了。他们不清楚他究竟去做了什么。后来他们发现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几支扔得满地的画笔,一块涂抹着绿色和黄色颜料的调色板……亲爱的,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再想想,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都从来不摇一摇呢?哎,这片叶子才是贝尔曼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选文有删改) 1.小说中的贝尔曼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文中画线处三次写到了琼珊躺着“一动不动”这一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小说略去贝尔曼先生画“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过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最后一句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艺术。请结合全文进行简要赏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两个词写出了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B.颔联引用典故写归来后的感触,表达对旧友的怀念和未能尽忠朝廷的愤懑之感。 C.尾联中“君”指白居易,它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有与友人共勉之意。 D.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形成鲜明对比。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揭示了怎样的哲理?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大家期待已久的“秋之风”古诗朗诵会即将开始。请你为主持人拟写段开场白,100字左右。 七、作文(共40分)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不忘初心。 文题二:请以“不该丢失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