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潮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pēi)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蜗。 B.我是干瘪(bǐ)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C.此去泉台招旧部,旌(jīng)旗十万斩阎罗。 D.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涯上,把这些大块的翡(fěi)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疲惫        装饰        搏大        绯红 B.干瘪        寂莫        海鸥        簇新 C.淤滩        谎言        隽永        喷薄 D.烽烟        飞窜        悲哀        笑蜗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一项 A.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携手开创“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美好未来。 B.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当仁不让”等。 D.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遭受强烈地震后,尼泊尔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工作很难开展。 B.社区“我为保护古井出份力”活动彰显了这样的理念;“五水共治”不只是政府的事,它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积极参与。 C.她工作能力强,担任初三(2)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 D.不可否认,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在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 ⑴性行淑均(       )   ⑵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   ⑶拥大盖,策驷马(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称之曰能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御以实对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试用于昔日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晏子怪而问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谨;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炼,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5.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文,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大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标示“国内生产总值排位”的红柱上,中国的排位一路超越,最终超过日本,上升到世界第2位……40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乘坐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时感慨道:“就像风一样快!”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复兴号”高铁,在神州大地上飞驰。40年来,改革开放的东风,激发了人们建设美丽家园的斗志,神州大地上每棵绿树的年轮,都见证着一场场“绿色革命”。40年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截至2017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人,153个贫困县摘帽,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 材料二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版图上具有地标意义的城市,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从鲜为人知的小渔村,到充满活力的大都市,被誉为全球经济特区的“头号成功典范”;从1979年开始,深圳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创造了人类历史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缩影,也成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生动写照。 材料三 下面是一幅关于改革开放“民生‘获得’”的图片。 材料四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的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含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我们为创造了人间奇迹的中国人民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 ——选自党建网微平台 1.“材料三”是一幅有关改革开放的漫画,请描述画面内容并说明其寓意。 2.根据“材料四”,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3.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大型展览主要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日新月异的变化。 B.”复兴号”高铁是在我国引进国外的高科技技术的基础上才研发生产的。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民生有了极大的发展,减贫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D.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缩影。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十五从军征》,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从意向选用的角度,对“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进行赏析。 2.结合人物形象,说说本诗的主题思想。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②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③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④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⑤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正确的顺序是(只填序号):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人生在世,总少不了陪伴。这些陪伴,常常来自亲人师长或同学朋友。有时某些陪伴还可能来自陌路人或竞争对手,甚至可能来自那毫无生命的物品或境遇……十几年来,有没有一种陪伴,已经沉淀在你的心中,使你一想起来便觉得温暖可亲,长久永恒…… 请以“温暖的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得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