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邹城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xǐ)                 肇(zhào)                 彷徨(páng huáng) B.儒家(rú)                 诚意(chéng)            袖手旁观(xìu) C.遵照(zhūn)             毅力(yì)                 不知所措(cuò) D.华裔(yì)                 接触(chù)               埋没(mái) 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告戒       横溢       跌落       剁手 B.刹那       裸露       雕塑       倒霉 C.儒动       陡峭       妩媚       硕大 D.蔓延       高耸       眺望       暄哗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B.传统文化节日是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文化格格不入。 C.昨晚下了一场雨,学校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D.“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中国修编地方志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薪火相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两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自信。 B.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阳光小学“打造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的系列活动深得全社会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与好评。 D.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吏呼一何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者且偷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明登前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壕吏》中最能写出战争导致民不聊生的结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 (唐)杜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本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为诗人结束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定居成都浣花溪旁草堂时所作。水槛(jiàn):指水亭之槛,可以凭槛眺望,舒畅身心。②轩楹(yíng):指草堂的建筑物。轩,长廊;楹,柱子。③赊:远。 【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丙】 杜甫传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是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①乱离,谷食踊贵②,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③,儿女饿殍④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⑤。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⑥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选自《旧唐书·杜甫传》有删节) 【注】①畿(jī):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②踊贵:指物价上涨。③梠(lǚ):野生谷物。④饿殍(piǎo):饿死。⑤绯鱼袋: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五品以上为佩鱼符袋。⑥田畯(jùn)野老:泛指民间百姓。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甲】诗颔联“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所展现的画面。 2.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评价【甲】诗说:“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请结合此评价分析【甲】诗颈联的妙处。 3.【甲】【乙】两诗都是杜甫定居成都浣花溪旁草堂时所作。【甲】诗大约写于761年草堂初建的春天,【乙】诗写于公元761年的秋天,风雨破屋之后。请结合写作背景及诗歌内容,说说这两首诗所蕴含情感的不同之处。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自:从。遁:逃跑。) B.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负:背。数:几) 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过:经过。冠:戴帽子。) D.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乃:于是。至:到) 5.把【丙】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 (2)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6.【乙】诗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跟杜甫所处动乱的时代及个人的坎坷遭遇有关,从【丙】文中你读出了杜甫哪些人生坎坷遭遇?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②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③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④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⑤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节选自阿西莫夫《恐龙无处不有》) 1.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互缓慢运动的。 B.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 C.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抬升。 D.泛大陆是由一个板块构成的。 2.下列对选段的叙述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期恐龙出现时地球处于泛大陆形成阶段。 B.泛大陆就是由一些大板块每隔一定时期汇聚而成的主要陆地。 C.地球板块分分合合,恐龙也就有时在各个板块上有时在泛大陆上生活。 D.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汶川地震是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合并过程中形成的。 3.下列对选段中的词语和说明方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②段画线中的“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仍然有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 B.第⑤段后一句中的“似乎”表示推测。因为作者不能确定“(那时)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说得不那么绝对,留有余地。 C.第②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板块构造”理论提出及时、意义重大。 D.第④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的形成时间。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托物起兴,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B.这首诗从白露“为霜”到“未晞”再到“未已”,表明地点转换。 C.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D.这首诗共分三章,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行文富有变化。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根据给出的句子,用三个比喻描写出野花的情状。 溪流的两岸,满是五彩缤纷的野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课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除了可以把岩石比作时间的脚印外,还可以比作什么? 请大家拿起笔,把想到的句子写下来,不少于2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