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西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酷热(kù)   厌倦(juǎn)  暮色(mù) B.附和(hé)       突兀(wù)       嘲笑(cháo) C.哭泣(qì)       呻吟(yǐn)       凌乱(línɡ) D.警告(jǐnɡ)       犹豫(yù)       抽噎(yē)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经庭。 B.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涎不经。 C.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圃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 D.小鸭子和雁鹅不同,小鸭子对母亲需索不休,带它们真是累人的差事。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纵观历史,凡学有所成者莫不深谙此理。 ②古时学者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故有纵横捭阖之才,经纶世务之智。 ③他们这种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④对求学的人来说,严于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 ⑤正因为这种精神,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了经世治国之栋梁。 ⑥王右军临池练字,在池中洗笔,竟染黑了一池水,乃有“书圣”之美誉。 A.⑥①④⑤③② B.④⑤③①②⑥ C.④①②⑥③⑤ D.①④③⑤⑥②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C.贝克汉姆在巴黎胜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20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D.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理解填空。 (1)本文用议论性的方式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现狼贪婪本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狼的阴险狡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表现屠户果断机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②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③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①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②,不学,则合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③战? (欧阳修《诲学说》) 注:①[害]妨害:妨碍。②[迁]变化。③[念]思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将复何及       白雪纷纷何所似 B.年与时驰       元方时年七岁 C.夫君子之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非淡泊无以明志       匹夫不可夺志也 (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理解: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看出,作者认为“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条件。 B.学须静也。 翻译:学习必须宁静专一。 理解:“学须静也”说明学习必须静心专一,“静”只是表示单纯的内心宁静专一,没有丝毫淡泊名利的意味。 C.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年纪随着时光急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 理解:强调一事无成的悲惨结局,告诫儿子早日成就功名,循循善诱,情真意切。 (3)请结合以上两则选文的内容,说说学习对个人成长有哪些重要意义。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皇帝的新装》选段,回答下面小题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美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1.对老大臣看布料过程中心理变化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悲叹、害怕、怀疑、坚定 B.害怕、怀疑、坚定、否定 C.感慨、害怕、犹豫、坚定 D.怀疑、害怕、犹豫、否定 2.老大臣说假话的原因是(     ) A.老大臣认为这时候应该随声附和,和骗子保持一致。 B.老大臣怕自己被当作“不称职”的“蠢人”而丢掉官位。 C.老大臣为了讨好骗子,以便能让骗子替自己说好话。 D.老大臣没有识破骗子的手段,认为他们说的是真的。 3.《皇帝的新装》这篇话的中心意思是(     ) A.指责了两个骗子的卑劣行径,他们利用人们的信任骗取他人财物。 B.讽刺了皇帝图漂亮,求虚荣,反而被骗得赤裸裸地大出其丑。 C.揭露了封建皇帝、大臣们的贪婪愚蠢、昏庸腐朽的本质,歌颂了儿童的天真无邪。 D.赞扬童言无忌的纯真与试实,鼓励人们都能像文中的小孩一样说实话,嘲笑皇帝。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关于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歌的体裁上分析,【甲】诗为元曲中的小令,【乙】诗为宋词中的中调。 B.【甲】诗中马致远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情感迭岩起伏。 C.【乙】诗范仲淹描写了西北边陲特有的景色,也是军中生活的真实写照。 D.【甲】【乙】两诗题目相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完全相同,即都表达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说说你对【乙】诗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理解。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全国人大代表在谈到大学自主招生时说,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各得其所。 (2)纳米材料环保工艺画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纳米复合材料,可以消除新房子内的甲醛。将自己喜欢的工艺画挂在房间里,既优雅别致,又可净化居室环境,真是两全其美之策。 七、作文(共40分) 片断描写:校园的清晨(100字左右) 要求:至少运用“嗅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觉”中的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