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俯身(fǔ)     拽起(zhuài) 睹(dǔ) B.锱铢(zī)     顷刻(qīnɡ)   腮(sāi) C.脑髓(suí)   铃铛(línɡ)   呕(ǒu) D.脖颈(jǐnɡ) 盘桓(huán)   绞(jiǎo)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鞠躬       污秽       敬仰       哗众取庞 B.摇橹       阴残       播弄       大义灭亲 C.徘徊       骚动       发泻       翻波涌浪 D.波澜       犀利       婵娟       拖泥带水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海燕》写于俄国1905年革命前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作者高尔基敏锐地预感到时代的风云变幻,创造出广为传颂的“海燕”形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革命者。(这个句子表意正确) B.《梅岭三章》是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诗人以“泉台”“烽烟”“血雨腥风”等意象,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征程的艰辛;“斩阎罗”的十万“旌旗”、纷飞的“捷报”、遍种人间的“自由花”等意象,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这个句子表意正确) C.他很有绘画天赋,赏雪归途中就妙手回春,成就了一幅佳作。(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D.《月夜》中,与大树“并排立着”的“我”,让人感受到一个寂寞而又独立自主的形象;这一形象代表着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他们对独立自由的渴望。(这个句子表意正确)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全面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的政策。 B.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最近的全民健身状况调查,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大约为33.9%左右。 C.我国之所以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是因为我国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 D.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默写。 (1)_____________,风雨湿征衣。(文天祥《南安军》) (2)山河千古在,______________。(文天祥《南安军》) (3)饿死真吾事,______________。(文天祥《南安军》)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故患有所不辟也 B.色愈恭,礼愈至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寓逆旅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以中有足乐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请将“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少年时期非常仰慕圣贤的学说,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先达请教学问。 B.作者用自己的缊袍敝衣与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作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 C.作者位列公卿、皇帝恩宠,却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谦虚、低调的品格。 D.作者动情讲述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意在勉励马生珍惜良好的求学环境,勤勉读书。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不求甚解》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荞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③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④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⑤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⑥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⑦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有删改) 1.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好读书,不求甚解 (2)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2.结合全文,分析第①自然段的作用。 3.文章第④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来代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种读书法与文章中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法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阐述理由。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古代诗歌阅读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破阵子》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是如何描写战斗场面的? 2.《渔家傲》中,为何“人不寐”?《破阵子》中,词人为何“梦回”?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句子与一处标点不当,请加以改正。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上网,会患上一种“网络成瘾症”。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③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1)第②句有一处标点运用不当,请指出并修改: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是病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是病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按要求作文 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日子每一天都是新的,我们的家乡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请以“家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择题目(1)的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目(2)的另拟题目作文;2.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3.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4.不少于600字;5.文章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请用“××”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