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龙井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驿道(yì)        擦拭(shì)       翡翠(fěi)        眺望(yáo) B.拾级(shí)       蔓延(yán)       顷刻(qǐng)       沟壑(hè) C.驰骋(chěng)   寒噤(jīn)       霎时(shà)        告诫(jiè) D.懈怠(xiè)       豁然(huò)       蠕动(rú)          演绎(y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领域     洪亮        危险       张灯结彩 B.虚惊     华贵        观赏       富贵荣华 C.锵然     燎原        褪色       人情事故 D.神龛     怅惘        仿佛       斗方大字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随着管理人员的一声吆喝,热闹的讨价还价声戛然而止。 B.国庆节当天,由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客运段担当乘务的G1226次列车张灯结彩,一片欢声笑语。 C.《人民日报》对于黄渤的《一出好戏》给出了“知难而上,值得深思,潸然泪下,精彩”这14个字的评价,可谓意味深长。 D.2018年10月11~1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巴拿马城,飓风“迈克尔”席卷当地,大秀威力,街头一片狼藉,令人叹为观止。 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6月10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B.通过“‘车让人”活动的开展,使我市交通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 C.学校举行的汉字听写大赛,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学习和正确使用汉字的热情。 D.辽宁男篮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是因为他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结果。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名句填空 (1)淮南秋雨夜,_______。 (2)_______,不下旧帘遮。 (3)低头乍恐丹砂落,_______。 (4)转觉鸬鹚毛色下,_______。 (5)________ ,相伴过年华。 (6)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 (7)________,泥香带落花。 (8)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 (9)食不饱,力不足,________。 (10)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日:“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 【注】①第五泄:第五个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2)疾趋   趋: (3)山行之极观也   观: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3.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 【甲】:_________。【乙】: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国强则少年强 许吉如 ①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②今年春天的时候,我们学院组织同学去各个国家实地调研,我选择了去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那一天,我去办托运行李时,以色列的安检人员对我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盘问,这个时候我身边的以色列同学跟我解释,他说我们以色列常常受到袭击,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保险的但是最笨的方法排查危险。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 ③他的话让我意识到不安全感对于一个国家和他的国民而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安全感其实不影响你综合国力的提升,因为不安全感催人奋进,所以今天的以色列在国防、军事、科技、农业、商业、金融,你能想到的任何领域都是世界强国。但是这样一种不安全感,一旦渗透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生活中,一旦蔓延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心里,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你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你更不需要担心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这份安全感是一个国家给国民最根本的安全感。生活中的安全感,就像我们开头所说它很多时候是一种等价交换,但是国家层面的安全感,是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只因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 ④在美国的时候,我的班上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当他得知我毕业之后就要回到中国的时候,他跟我说,他说我很羡慕你呀,我的国家长年在内战。虽然在今天我们两个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都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难民与国民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你是否一定要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个别的国家,寄托在一纸非常冰冷的移民法案,还是说你可以轻飘飘地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 ⑤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因为在一个别国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可以被尊重。你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你的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⑥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经常在课堂上被我们老师安排,去向大家解释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解释我们刚刚出台的二胎政策又或者是南海冲突。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很重要,所以中国学生的话一定要听。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曾经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实道理反过来也一样,中国强则少年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 ⑦因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会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地选择他想要的生活的地点、职业状态乃至是心情。因为他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又理直气壮地回到自己的家园。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如果你觉得你活得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你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在为你和我更强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 ⑧但即便不懈努力如他们,我们国家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们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今日中国固然强,但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说,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 (选自北京卫视2015年7月8日《我是演说家》第三季第一期,有删改)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作者写在以色列进行社会实践时的见闻和叙利亚同学的话有什么作用? 3.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4.“国强”与“少年强”有什么关系? 5.我们的安全感来源于哪里? 五、诗歌鉴赏(共5分)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卖炭翁》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它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3)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4)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          的奥秘”为题写一篇说明文。要求:①补全题目;②选用合理的说明顺序;③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