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评估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bì)         修润 鞭炮  鞠躬尽瘁(cuì) B.打拱(gǒng)     朦笼   删去   自作自受(zuò) C.监督(dū)        繁碎   丁卯   颠沛流离(diān) D.恢复(huī)       慎重   遗瞩   诲人不倦(huǐ)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训斥     明朗     规距     抽屉 B.喉咙     厉害     抹杀     催逼 C.藤椅     校样     混浊     祥细 D.精致     镇静     糟殃     唠叨 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联贯的一段话,是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③⑥④⑤② C.③①④②⑤⑥ D.③⑥⑤①④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自从小强告别了网吧以后,他的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通过这次消防演习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认真地记录,用心收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乡念亲是古诗词永恒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笛声勾起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人借乡书表达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董遇者,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②。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③无日。遇言:当以三余④。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王肃传注引》 【注】①质讷:质,质朴。讷,口齿不流利。②训注:注释。训,词义解释。③渴:有急切之意。④三余:三种空闲时间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同“耶”) B.蒙辞以军中多务(动词,用) C.苦渴无日(名词,时间 D.或问三余之意(助词,的) 2.对甲段选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B.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C.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D.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吕蒙经孙权劝说,开始学习并取得惊人的进步,可见吕蒙是一个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的人。 B.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 C.乙文中别人向董遇请教,他却不肯教,说明他善学不善教。 D.甲乙两文都围绕“读书”展开,甲文着重在“劝读”的效果,乙文则侧重于“读法”。 4.将两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陋室幽香 王忠民 ①一天下午,我带两位年轻编辑去北京木樨地一处老居民楼拜访文老。文老者,年近九旬的文洁若女士也,著名翻译家。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日本作家的作品,很多都是经由她翻译才呈现在我国读者面前的。她与丈夫萧乾晚年合译了巨著《尤利西斯》,可以说已是文坛盛事、译界壮举,至今无人能与之相媲美。 ②这样的一位翻译家,原本以为她一定居于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的屋子,可是当她微驼着背,慢慢开门请我进去后,我暗暗吃惊当下居然还存在如此简陋的居室:一张简易的铁腿沙发,几把早已过时的带靠背的铁腿椅子,以及一张有裂缝的书桌和几个破旧的书柜,这就是文老全部的家具了。狭小的客厅给人感觉只是一个杂乱的储物间,只不过到处堆放的全是书籍而已。 ③这是两年前我拜访文老时的情景。再踏进她的家门,感觉书更多了,屋子更挤更乱了。一下来了几个人,连互相错错身都有些困难。老人从里屋缓缓地拿出来一把仍然是铁腿的椅子,交给我们,让我们坐,可是那把椅子在我们几个人的手中传了一遍,始终没能挤出让它落脚的地方。 ④家虽乱,但是文老记忆清晰,说话清楚,思维一点也不显凌乱。她一边说“我要给你们每人送一本书”,一边就去里屋拿书。我们都自觉地给她让出一条通向里屋的“小径”。她仍然是缓缓地进去,不一会儿,怀抱一摞书又缓缓地出来。一时间,我们都缄默了,只是静静地盯着这个慢慢腾腾却又是稳稳当当移动的身躯。我忽然觉得,她仿佛不是从逼仄得连身都挪不开的客厅穿过,而是行进在异常宽阔的人生大道上,而且走得气定神闲,无所畏惧。 ⑤看她坐定在书桌旁,从一摞萧乾先生所著的《此情堪忆》中,有条不紊地抽一本写一本。每一本上都极工整地写上姓名、年月日,再并排钤好她和丈夫萧乾俩人的印,不由得让人心生敬意。她写被赠人姓名时,不管你的另一半在不在现场,都必要写上夫妻双方的大名,郑重如一项仪式。她沉静地与人书,握笔的手一点儿也没有颤抖的样子。她凝视专注,一丝不苟,那份认真,由不得你不感动。她脸上的那种“纯天然”的表情,没法不在你的心底留下长久的印记。轮到给我题写时,老人误把在场的李建华先生的夫人闫晶当成了我的夫人,工工整整地题了“王忠民闫晶伉俪惠存”两行字。身边的年轻编辑小周轻声提醒我:“文老好像写错名字了耶!”我冲她使个眼色,让她不要声张,以免坏了老人兴致。没想到老人很快发现错误,赶紧拿起胶带纸,贴在“闫晶”两字上费事地去粘,又翻找出涂改液,在粘过的地方轻轻地涂抹,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写上我爱人的名字。我的心再次被深深地打动了!这样的一个细节,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不能不让人肃穆;这样的一个细节,于心灵的荒原上不啻是一声春雷!我想,如果小说家要描写这样一个细节,那得花多少时间去苦思冥想?如果表演者要表演这样一个细节,又要花多长时间去搜寻生活?可是于文老而言,只是她不经意、习惯性的一个动作,仅仅是她一以贯之的处世态度而已,犹如长河中随时溅起的一朵浪花、表盘上不间断的一声嘀嗒一般寻常! ⑥和文老谈话,纯粹坦荡,舒畅自然,丝毫感觉不到居高临下的冰冷或虚于应付的敷衍;面对着文老,你会觉得诸多复杂的东西都被滤去了,层叠伪饰的东西都被剥净了,剩下的,只是她的简单——皇皇巨著下的素颜,深邃思想中的本真,如有幽香氤氲在我们心中。 ⑦走出这间简陋的居室,我不禁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诚如是! (选自《北京文学》2017年第2期) 1.结合第②段,简要概括文老的居所“陋”在何处。 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⑤段作者详写了什么内容? 4.联系全文,谈谈题目“陋室幽香”的妙处。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综观全文,说说作者眼中的文老有哪些美好品德。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请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使之与上面的两首诗组成一组阅读材料,你会选哪一首?为什么? 九日 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 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 开窗放入大江来。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照下面句式,写一个比喻句。 例: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对比手法】 在课文的第三部分,作者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奥本海默的锋芒毕露与邓稼先的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对比中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技法点拨】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在文学作品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来描写人物,那么就能让真、善、美与假、恶、丑形成鲜明的对照,使作品收到既突出事物的本质,又表达出鲜明的爱憎感情的艺术效果。 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写人物呢? 1.将对立的两个人物进行横向对比。 2.将同一人物前后的不同方面、不同情况进行纵向对比。 3.要扣住人物的性格特点,选取言行神态等方面进行对比,在对比与差异中凸显人物个性。 4.对比的线索要集中明确,不蔓不枝。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文字,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15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