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指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黝黑(yǒu)     滞留(zhì)       颔(hàn)首 B.愚钝(dùn)     轩昂(xuān)     广袤(mào) C.侏儒(rǔ)       炽热(zhì)       犀利(xī) D.禁锢(ɡù)       锃亮(zènɡ)     尴尬(gān gà)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跌宕  夜渔  静穆  惊心动魄 B.凫水  烧灼  蓦然  意味深长 C.忌惮  怅惘  磅礴  人情事故 D.撺掇  燎原  锵然  大彻大悟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军凭着旺盛的士气,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敌军,迅速地在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 B.为了尽快转变我们班的差生,王老师殚精竭虑,不辞辛苦地忘我工作。 C.他的来信震耳欲聋,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为国争光的道理。 D.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 ,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4)八方各异气,____________ 。(曹植《梁甫行》) (5)___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周亚夫军细柳》选段,完成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 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上自劳军   劳:慰问 B.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 C.天子且至   且:将要 D.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居无何:住了不久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B.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以备胡 D.成礼而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A.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的。 B.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如果儿戏一样,他们必将是可以偷袭并俘虏的。 C.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如果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的。 D.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必将是可以偷袭并俘虏的。 4.下列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B.文章第一段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刘礼、徐厉、周亚夫奉命备战戍边;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的情况,重点写了汉文帝在细柳营被挡的一段史实;第三段主要写劳军后汉文帝对周亚夫的赞叹。 C.汉文帝在细柳军营并未得到“至尊”的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但他并不认为这损害了自己的威严,反而对周亚夫大加称赞,表现了汉文帝的深明大义。 D.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正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人物形象。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然后答题。 1.导语引用诺贝尔的遗嘱有什么作用? 2.消息的第二自然段一一列举了诺贝尔奖获奖者的____、_____、____和____体现了消息_____、____的特点。 3.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定在哪一天?有什么用意? 4.消息的背景进一步介绍了___________,补充说明了_________,从而使读者对诺贝尔奖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作者交代消息背景的用意是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届诺贝尔奖的奖项有: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等五项。 B.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诺贝尔基金会。 C.德国的伦琴获得首届诺贝尔化学奖。 D.诺贝尔奖设立了五项奖,因此诺贝尔奖由五个机构颁发。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古诗阅读 赋得暮雨送李胄① 韦应物 楚江②微雨里,建业③暮钟时④。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⑤深不见,浦⑥树远含滋⑦。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⑧。 【注释】①赋得:分题赋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②楚江:指长江。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⑤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⑥浦:近岸的水面。⑦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⑧散丝:雨丝。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C.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D.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E.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的忧伤。 2.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蝉》是一篇科学小品,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七、作文(共40分) 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一段描绘春天景色的文字,不少于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