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普兰店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龟裂(jūn)黝黑(yǒu)忍俊不禁(jīn) 锐不可当(dāng) B.确凿(záo) 狡黠(xiá)怏怏不乐(yàng)屏息凝神 (bǐng) C.妥帖(tiē)襁褓(qiǎng) 铢两悉称(chèn) 忧心忡忡(chōng ) D.抽噎(yē)恪守(kè) 挑拨离间(jiān) 茅塞顿开 (s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瀚林  城郭  题跋  长而不冗 B.犹如  绢本  沉檀  无暇一顾 C.覆灭  踏青  细致  一应具全 D.洪敞  岔道  擅长  长途拔涉 3、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国文和英文,则必须学有素养,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 B.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C.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 D.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6年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B.小明家的脐橙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拼多多和淘宝卖出。 C.《人民日报》国际部的“钟声”栏目是一个人们备受欢迎的好栏目。 D.我们班“学霸”小林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词默写,第(1)和(3)题要写出作者或篇名(或词牌名)。 (1)金陵城上西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江流。(             )《相见欢》) (2)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微动涟漪,____________。(欧阳修《____________》) (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抒写瞬间美的享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西湖念语① [宋]欧阳修 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上。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②。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③若于无人。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 【注】①此文写于欧阳修辞官退休流连颍州西湖山水之时。②高会:盛大的宴会。③傍,同“旁”。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处。(每句一处) (1)欣然起行 (2)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念无与乐者(      )           (2)盖竹柏影也(      ) (3)遇酒便留于道上(      )    (4)并游或结于良朋(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至”的意思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 A.每至晴初霜旦。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幸甚至哉。 4.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 5.(甲)文画线的三句话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自选角度作简要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甲)(乙)两文中的“闲人”有多重内涵。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课内阅读理解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这段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句在文中的作用如何? 2.本文段主要针对清国留学生的_____和_____进行描叙,表现了作者的 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其中从_________ 这个词中可以看出,它运用的修辞是______________ 。 3.这一段除了比喻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举出例句说明,并谈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为什么生动地描述“清国留学生”梳辫子的细节,在辫子上大做文章?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从体裁上讲,这是一首______诗;从题目内容看,它写的是作者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单车”不限于指,而讯在表现诗人此行形单影只及行程中内心的孤独。 B.诗的三四句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激愤和抑郁。 C.诗的五六句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诗的七八句写诗人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诗人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3.《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请从语言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在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下面画上“_____________” (1)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保留  滞留  残留)着愚钝和压抑。 (2)而恢复乡间生活以后,他(托尔斯泰)的样子和往常出现在舞台上的乡神角色再(符合  吻合  合适)不过了。 (3)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锐利  锋利  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它们(目光)可以变得冷酷(锐利  锋利  犀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小练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提到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请你就此说一说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