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赫然(hè)   校补(xiào)   排衙(yá)   气冲斗牛(dòu) B.窥探(guī) 硕果(shuò)   卓越(zhuó)兀兀穷年(wù) C.独裁(cái) 衰微(shuāi) 迭起(dié) 慷慨淋漓(kǎi) D.弥高(mí)   迥乎(jiǒng) 深宵(xiāo)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抱歉   慷慨淋漓       锋芒毕露 B.抹杀   目不窥园       燕然勒功 C.谣言   潜心贯注       鞠躬尽瘁 D.暑名   迥乎不同       妇儒皆知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中,孙权对吕蒙是认真相劝,而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 B.“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泛指学识浅陋的人。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4、下列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名句默写。 (1)惊涛澎湃,________;浊流宛转,________。(光未然《黄河颂》) (2)《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选自《木兰诗》) 【乙】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选自《石壕吏》) 1.请你从《木兰诗》中找出与《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句式相同的句子。 2.《木兰诗》中写了木兰征途中的“夜色”,《石壕吏》中也写了“夜色”,它们在诗中各起什么作用? 3.请分析“木兰从军”和“老妪应征”各自的缘由,并分别写出作者对这两件事的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爆破大王”杨根思 邱冰清 ①江苏省泰兴市根思乡宣泰路,坐落着一座烈士陵园,纪念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在陵园大道中央,杨根思手抱炸药包、怒视敌方的雕塑巍然挺立。 ②1922年,杨根思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失去双亲,12岁随哥哥到上海当童工。1944年,杨根思正式加入,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后,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誉为“爆破大王”。 ③1950年10月,杨根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同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坚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 ④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工事摧毁,杨根思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2个连的兵力,在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锨展开拼杀。 ⑤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部队正面抗击,指挥部队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多次进攻。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 ⑥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他“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1953年6月,朝鲜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⑦“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杨根思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振聋发聩的战斗誓言。半个多世纪以来,数百万名参祭者来到杨根思烈士陵园,缅怀先烈,从英雄事迹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⑧杨根思烈士陵园管理科科长唐鹏飞介绍,当前陵园正在参与网络祭扫平台的建设工作,未来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重温历史,缅怀英雄。同时,陵园正广泛搜集杨根思烈士的遗物,丰富展陈内容。 ⑨“我们要发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的窗口优势,担当红色使命,宣讲红色故事。”唐鹏飞说。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选文主要写杨根思的事迹,为什么开头要从杨根思陵园写起? 2.选文第③段至第⑤段主要写什么内容?与课文比较在写法上有何相同点?(请写出其中一点) 3.文章第⑦段引用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的战斗誓言,有什么作用? 4.选文最后两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以上两位诗人一擅描写,一擅抒情。《雁门太守行》中,首联用“黑云”“压”写出了_________ ,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_____________ 。《登幽州台歌》末句的“独”字与其上句中的__________一词形成对比,使作者因感慨而落泪。 2.两诗中的“黄金台”和“幽州台”同属一地,但两位诗人借此抒发的感情却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请从下面这则新闻中提取主要信息。 据新华社专电 这里既无风也无雨,除了不时飞落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已经寂静了40多亿年。2018年,月球永远背向地球的那一面将首次迎来人类的着陆探测器——嫦娥四号。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在近日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透露,中国计划于2018年5月底或6月初将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发射至地月拉格朗日点的轨道上,并在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视探测。 七、作文(共40分) 本文多处运用环境描写,突出“最后一课”的不同寻常,使文章曲折有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请你来写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注意运用环境描写。 【课文片段在线】我本来打算趁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写法分析】这是对上课之前环境的描写,作者围绕一个“静”字,与往日喧闹的气氛截然不同,突出今天的不寻常,暗示又“出了事”,渲染出最后一课“庄严肃穆”的气氛。运用环境描写,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目的明确,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二是要具体生动,能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三是要抓住特征,写出符合事情发生时刻的景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