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定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咕(gū)噜        红绫(léng)     诅(zǔ)咒       捕(bǔ)捉 B.忧郁(yù)        叮嘱(shǔ)       虐(nüè)待     屋脊(jǐ) C.污涩(sè)        一缕(lǚ)        消耗(hào)       怅(chàng)然 D.蜷(quán)伏     怂(còng)恿     懒惰(duó)     廊(láng)前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敝? B.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C.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D.落日的余辉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学会接纳生命里的每一天,无论好与坏、悲与喜,坦然面对世间的千变万化。 ②沉淀自己,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人生最好的升华。 ③人生是一个不断取舍、不断超越的过程。 ④有句话说得好:“水的清澈,不是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它懂得沉淀。” ⑤让自己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温柔而强大。 A.②①⑤④③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⑤④②①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B.本学期我仔细读了名著《西游记》,许多情节对我再也不陌生了。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能否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当枫树伸开它翠绿的手掌时,令我想起了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李白《峨眉山月歌》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 (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知之为知之                                (2)是知也 (3)思而不学则殆                            (4)满则覆 2.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 (1)诲女知之乎?   翻译: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翻译: 3.【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与______应该相结合。 5.(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文一 春风过处 王畔政 ①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虽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山川丘陵、江河湖海、田野森林、城市村庄,她都用温柔的手抚摸过。春风过处,万物葳蕤,生机勃勃。 ②北方四季泾渭分明,季节的风吹向大地,让人感受到时令的变迁、植物的荣枯。每当春风到来时,整个大地总会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 ③春风是一寸一寸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 ④燕子每到春天便会跟随春风按时返回村庄,寻找它曾经的家园。它们打扫干净亲手营造的巢房,白天在野外觅食,傍晚在村街上游戏。春风中,家雀在墙头嬉闹,鹑鸪鸟在屋脊上追逐,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灰喜鹊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上安营扎寨,远远望去,一个个喜鹊的家在春风中摇曳。 ⑤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紫叶李花团锦簇,红玉兰含苞待放,连翘灿烂,碧桃俏丽,紫荆花争艳……村庄的册页里,赤橙黄绿青蓝紫,一股脑儿展示。 ⑥流水潺潺,小河是系在村庄胸前的绸带,更是大地的血脉。这里是鹅鸭的天堂,它们在河中觅食、嬉戏,还在河面上唱着“鹅鹅鹅”“嘎嘎嘎”的歌。河边垂柳依依,那鹅黄色的芽苞,将河水映绿染黄。 ⑦柳笛一声天下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折柳、做柳哨,然后吹着柳笛喇叭比赛。笛声嘹亮,或细腻婉转,或粗犷高亢,春天就这样被吹得绿意盎然。 ⑧草长莺飞三月天,正是纸鸢翩飞的好时候。找一片空旷的场院,逐渐放开牵线,“蝴蝶”“蜈蚣”迎风展翅,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天上的风筝飞着,地上的大人和孩子们站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着十里春风、万里春光。 ⑨刚从坡里回家的邻家大伯,背上的蜡条筐里盛着刚割下的鲜嫩韭菜。走在大街上,只听他远远地喊着,头刀子韭菜——无公害的!上前一闻,泥土的气味弥漫开来,正好可做晚饭的菜肴。隔壁院子里两棵香椿的枝丫上,早已冒出红绒绒的芽头。女主人轻轻掰下几枝嫩芽,用刀切成碎末,再打上鸡蛋搅匀,热油烧锅,下锅翻炒,香椿芽炒鸡蛋的香味飘向四方。 ⑩一片云彩在村庄的上空盘旋,一会儿春雨便下起来,斜风细雨,不疾不徐。春雨贵如油,老天知道村庄的心事。拾掇完农具刚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也不急于赶路避雨,直让那细雨淋头,从头到脚仿佛在享受甘霖。春风细雨,浇灌着干渴的大地,浇灌着村庄的根系。根系滋润,才会枝繁叶茂,蓬勃生长出一个丰盈的村庄。 ⑪傍晚的村庄安详静谧。春风向晚,袭来暖暖春意。远处西山落日,霞光万道;近处炊烟袅袅,白云悠悠。小街整洁一新,小院氤氲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晚饭后,乡邻们打开微信,聊会儿天,再看一看天南海北的信息。鸟归巢,鸡上宿,牛羊归圈。真是一派人间好景致。 (有删改) 1.你认为文章第①段“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一句中最应该重读的一个词是哪个?请说出理由。 2.结合全文,简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春风是一寸一寸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 3.文章第⑩段中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为什么“不急于赶路避雨”? 4.本文多处从视觉、嗅觉、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春风,请选取其中一个角度,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效果。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甲】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甲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湾,题目中的“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偶。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 下联:阅读           七、作文(共40分) (一)话题作文 行走在人生旅途上,你总会走过许多地方。也许,有一个地方,凝聚着你的感动和期盼;也许,有一个地方,记录着你的欢乐和笑容;也许,有一个地方,镌刻着你的伤痛和泪痕……这个地方,会勾起你刻骨铭心的记忆,会牵动你连绵不绝的情思,会触发你褒贬扬抑的议论。每当你从这里走过,你就会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请以“每当我从这里走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