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慈溪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怒号(háo)     两鬓(bìn) 嘉肴(yáo)       翩翩两骑(piān) B.布衾(qīn)       槽枥(cáo) 鲲鹏(kūn)       徙于南冥(xǐ) C.塘坳(ào)       突兀(wù) 骈死(bìng)       教学相长(zhǎng) D.挂罥(juàn)       庇护(bì) 兑命(yuè)       讲信修睦(mù)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帐蓬        器材       鲜有人迹 B.考查        锯痛       精雕细刻 C.蜷卧        辩别       熠熠烁烁 D.山崖        懈怠       奇形怪状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抓住了主要矛盾,就牢牢把握了事物发展方向。 ②认准的、看好的事情,毫不犹豫、毫不放松地去抓去干。 ③否则,迟缓犹豫、畏手畏脚,走一步退三步,就会错失战机,贻误大事,让“有所为”变为“无所作为”。 ④所以,该“有所为”时,就要“敢为”“快为”。 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 C.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D.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理解文意,按要求默写原句。 (1)文中突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渔人“欲穷其林”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明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课文《<庄子>二则》) 【乙】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①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④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患:担忧。②睫:眼毛。③庄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④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1.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 A.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B.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C.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D.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B.去以六月息者也(因为) C.楚庄王欲伐越(攻打) D.王乃止(于是,就)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作者以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并通过描绘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抒发了自己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之情。 B.甲文“野马”“尘埃”必须依靠气息才能运动,说明小的事物有所凭借,大的事物有时还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 C.楚庄王认为越国“政乱兵弱”,所以要讨伐越国,而庄子采用比喻论证的方式指出楚庄王的不明智。 D.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丽江秋韵 ①两汉和李唐帝国浩浩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经喀什西向藩邦展示东方大国风情的时候,在西南的苍茫群山中也跋涉着一支马队,出蜀中、云南,穿高原雪山,远涉印度。一路烟雨风霜,一路凄迷坎坷,茶马古道在赶马汉子的苍凉歌声中蜿蜒延伸。 ②丽江——一个清秀的地名,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目睹了马帮汉子的别离辛酸。走近丽江,只为聆听一曲幽幽的古歌…… ③在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的街道上,秋风中似乎混杂嗒嗒的蹄音,辘辘的车轮,马帮汉子晦涩的俚语,商户的叫卖声依然热闹,车轮印就的石板依旧平坦,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悬挂故然,村头的水车似在等候,依门的胖金花似在守望……一切的一切静候着远去马队归来的音讯。让脚步再轻些,再轻些,我们怎忍心踏碎古老的梦境,又怎忍心风中的韵律远去无寻? ④丽江,古老茶马故道上的一个驿站,曾经以为[A]沧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有谁能想到秋日的丽江如纳西少女,眉清目秀,灵毓脱俗,亦歌亦舞,亦诗亦画。 ⑤“高原姑苏”,街面是美丽的五花石,有街多有河,有河自多桥。户户杨柳依依,家家小桥流水。不同的是桥和河更小巧玲珑,河中也少了泊船。灰瓦白墙,木柱画廊,家家店铺琳琅满目的风味浓郁的民族手工艺,服饰。茶馆内偶尔有一只胡琴从柳丝间飞出,铮铮成韵。 ⑥丽江的故事缠绵中也有风趣。因为旧时的首领姓木,于是便从不建城墙,以避木被口围而成“困”。当地多姓“和”,传为纳西族戴帽背筐,就在首领的“木”上也加帽(一撇)加筐(一口)而成姓。纳西族传统男主内,女主外,一些工艺画和布偶用帽子区别性别,戴帽的是女性,因为她们要在太阳下劳作。男人们却在家琴棋书画,当然远行经商也要男人去远涉异国他乡。他们的琴声便也飘荡在行道上,流淌在亲人的睡梦中。 ⑦像一切驿路客栈,丽江从来就没少了酒。[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像烛光里的新娘。在纳西姑娘和小伙儿的对歌声中,酒香也开始在古城中弥漫开来,烈性的白酒,香醇的红酒,还有啤酒、咖啡。[C]觥筹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 ⑧丽江城内的河水来自雪山,晴朗的日子,站在古城的高处放眼望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于是古镇口便建起了“嵌雪楼”。坐在“嵌雪楼”的茶室,注目墙上的牛头,抚摸手边的木栏,听着窗外飞檐铃铛的清音,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 (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第③段中加点的“古老的梦境”在文中的含义。 2.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省略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作用。 3.通读全文,说说第⑦段中[C]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对其作简要赏析。 5.第⑧段以“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收束全文,有何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歌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在首联中,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别,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那些青年男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2.本诗中你最欣赏哪一联?请从内容或艺术手法角度进行赏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循其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男有分,女有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执策而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有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写作文。 要求:(1)600字以上;(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力求有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