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富德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鲜为人知(xiān)        开拓者(tuò) B.鞠躬尽瘁(cuì)          难堪(kān) C.热泪盈眶(kuāng)       说服(shuō) D.徬徨(huáng)             挚友(chì) 2、下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喷涌     珠丝马迹   缠绕     红熟 B.谰语     班谰          亘古     申吟 C.丰绕     飘扬过海   泛烂     桨液 D.镐头     土穰          蚱蜢     原野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黄河颂》中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壮之美。 B.鲁迅在小说《阿长与<山海经>》中回忆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抒发了“我”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C.每次放假回家,妈妈总是和我说:“自己一个人在外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啊!”——句子中加点的“每次”“总是”是副词,“和”是连词,“在”是介词,“啊”是叹词。 D.他们一家人感情非常融洽,丈夫尊重妻子,妻子也一直低眉顺眼地照顾着全家人。——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A.随着宜宾大学城的初步建成,对临港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B.川航执飞的3U8633航班迫降成功,机长刘传健被称为中国现实版的“萨利机长”。 C.闪送是目前同城速递行业的佼佼者。据统计,今年闪送服务已覆盖全国逾157座城市以上。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默写。 (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 (3)《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 【乙】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资。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②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子亟亟③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节选袁枚《牡丹说》) 【注】①鄂韡(wěi):繁茂;②亡何:不久;③亟亟:急急忙忙。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花之怨以死也诚宜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 3.请简要分析【甲】文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分析了“莲”的哪些品质? 4.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踏遍东南西北,以身许之山水 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江苏江阴人,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与文学家。由于他在旅行中经常与朝霞暮霭为伴,友人们送给他一个别号“霞客”。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东起浙江东部海岛上的普陀山,西至云南西部的腾冲,北抵河北蓟县的盘山,南达广东罗浮山,足迹遍及中国大部分省区,留下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这本书不仅在地理学上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新鲜、宝贵的科学资料,而且文笔优美,写景状物绘声绘色,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他的友人、著名文学家钱谦益称之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徐霞客出身于一个大族家庭,面对朝廷的腐败,他无意做官,有一次,他在书中读到前人遍游祖国河山的一段经历,击掌而起:“大丈夫应当早晨还在碧海而黄昏远达苍梧,怎么能把自己关在一个小角落里呢?”20岁时,他毅然走出书斋,踏上了“问奇于名山大川”之路,开始实地探索祖国锦绣河山的风貌与奥秘。 为了揭示雁荡山的真实面貌,徐霞客用裹脚布当绳子,三次攀登雁荡山探险,山石将布绳磨断,他险些葬身深谷。遍察雁荡山后,他纠正了关于雁湖在雁荡山顶的误传,也查明了雁湖与龙湫之水毫无关系。 广西东南的白石山、都峤山多有岩洞,有关的书上介绍说三山之间有暗洞相通,道家大师葛洪曾经在里面来来往往。徐霞客来这里后,深入到三座大山的各个洞穴,上下探索,左右寻觅,查清了这里的山形地貌岩洞的构造,否定了书上的谬误,并发出“谁进去过谁检验过”的感慨。 凭着这种寻根究底的精神,徐霞客常常深入到人迹罕至的荒险之外,发现了许多前人未曾发现的新事物,也纠正了前人许多想当然的推断。他深入到西南地区数百个岩洞中探险,精确细致地记述了各种岩洞的状态与构造,成为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系统考查、研究的先行者。在对长江源头的考查中,他时而登山远望,时而溯江而上,终于认定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否定了千百年来以岷江为长江水源的错误判断。 徐霞客的旅行不是游山玩水,而是为了探索山川的奥秘,因此历尽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他攀登黄山天都峰时,沿途结满了冰。他用登山的拐杖敲凿脚下的冰凌,凿出一个洞,就把前脚踏入洞中,再向前凿出一个洞,又把后脚迈一步踏入洞中,不停地向前敲凿,不停地向前移动,终于一步步攀上了峰顶。 他在云南考查一座险山,让同伴在路边看守行李等侯,一人迎难而上。山上无路可登,他就抓住草根往上爬,有时抓住山石爬,有的山石不牢,手脚一用力就摇摇欲坠,稍一闪失,就有生命危险。他每攀登一步,都使人胆战心惊,最后还是登上峰项。下山时,他干脆坐在地下往下滑,双脚在前,两手放在身后不停地拽着沿途的草根,以免下滑太快太猛。 徐霞客54岁时,在旅行途中得重病,被人送回家乡。第二年在家乡去世,实践了自己“以身许之山水”的志向。 1.《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上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宝贵财富?他的友人为什么称之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呢? 2.为什么称徐霞客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进行考查、研究的先行者”?为什么说他否定了千百年来的错误判断? 3.“以身许之山水”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动力和原因使他“以身许之山水”? 4.徐霞客的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感受。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联读讨论。 [古诗联读] 少年行(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①,初随骠骑②战渔阳③。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少年行(其三) 一身能擘④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⑤,纷纷射杀五单于。 【注释】①羽林郎:汉代禁卫军官名,无定员,掌宿卫侍从,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后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②骠(piào) 骑:指衢去病,曾任骠骑将军。③渔阳:古幽州,今河北蓟县一带, 汉时与匈奴经常接战的地方。④擘(bò) :张,分开。一作“臂”。⑤白羽:指箭,尾部饰有白色羽翎。 (1)果果:邱勇校长讲得真好,我们初中生正值美好年华,就应该有王维《少年行》(其二、其三)中写的那种情怀:①______。 嘉嘉:我也很欣赏这种少年意气,特别喜欢“纵死犹闻侠骨香”这句,你朗诵水平高,能告诉我如何处理重音吗? 果果:好啊,我觉得这句诗重音应落在②______上,因为:______。 嘉嘉:我有一个好主意,要不这周我们干脆开个“少年家国心”主题班会,除了诗词朗诵,还可以增加经典阅读,比如“猜猜看”: (2)美国科幻小说家A在《基地》中描绘了一群“心理史学家”在帝国边缘建立基地,以保存人类文明的过程;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到了B(国家),在那里他可以轻而易举地用绳索拖走五十艘军舰。 (3)果果:与经典同行,可以陶冶性情。请从《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红岩》《老人与海》四部名著中任选两部,以“信仰”“英雄”或“勇敢”为主题词,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应该具有怎样的少年情怀。    我选《     》《    》这两部名著,主题词为: 我的阅读感受是: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课文内容填空。 (1)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       )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       )显得太晚太晚了。 (2)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       )到了第二天,(       )吃掉一天的口粮外,(       )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 (3)因为(       )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       )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七、作文(共40分) 11月20日下午,南山小学二年级(2)班的同学在操场上进行了期中考试,分别考核了坐立行等科目。每个同学头顶放个碗,须站10秒钟才合格。该校试行课改,低年级考试成绩中,行为习惯占比达40%,而文化课仅占20%。 阅读上述材料,回忆在人生路上,你遇到过哪些别样的考试,然后写下来。请以“别样的考试”为题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写出真情实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