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时间 : 90分钟 满分 : 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比一比,组词语。 方(       )   回(      )   右(      ) 飞(      ) 万(       )   国(      )   左(      ) 气(      ) 2、查字典。 (1)“姓”的部首是_______,带有相同部首的字有(        )。 (2)两个“又”是_______,构字方式相同的还有(            )。 (3)“什么”中的“什”读_______,还有一种读音是_______。 (4)“方”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 (5)“国”第二笔是_______ ,第六笔是_______。 3、形近字组词。 风(      )   雪(      )   入(      )   花(      )   飞(      ) 几(      )   雨(      )   人(      )   草(      )   水(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天气             (        )的小草             (        )的月亮 (        )的花朵             (        )的眼睛             (        )的荷花 5、默写《静夜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写出加点字的反义词。 1.爷爷在房( )屋后都种上了月季花。 2.大街上人来人( ),非常热闹。 3.妈妈的话把正在哭的妹妹逗( )了。 4.李明来得早,王芳来得( )。 二、书写题 7、午wǔ 【部首】十 【结构】独体字 【文字源流】原为象形字。字形像一根春米用的杵,是“杵”的本字。后来借为干支名称,于是另造“杵”字。“杵”现读chu。“午”又通“迁”、“忤”(都读wu)义为“逆”。 【常用词组】中午、午前、下午 【课文原句】《端午粽》 三、信息匹配 8、用“√”画出恰当的字。 到(外 处)   (看 着)见   中(午 牛) (底 低)头   来(往 住)   房(间 问) 四、现代文阅读 9、阅读天地。 韦编三绝的故事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他一生都热爱学习。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一本叫做《周易》的书。  那时候的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连在一起才能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的内容非常复杂难懂,孔子就翻来覆(fù)去地读,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他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后人经常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来形容人学习勤奋刻苦。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段落。 2.古代的书是用________做的,编连工具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被称为“圣人”?说出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10、我会照样子,说一说。 例:春风——春风吹——春风柔柔地吹 夏雨——夏雨(        )——(            ) 冬雪——冬雪(        )——(            ) 六、书面表达 11、我能看图写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用几句话写一写,并试着给故事取个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